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八年级(上)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二单元 6《藤野先生》
教学目标
理解《藤野先生》作者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理解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要充分的领会课文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的词语、句子,并根据课文的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本文是回忆性散文,鲁迅的文章较为含蓄难懂,加之本文篇幅较长,主题较深,情节简单,很难吸引学生。结合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体会作者的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尊心。
教学方法
理解特定的时代背景,以及特殊留学环境中的鲁迅的动态思想。
2、通过品析课文,理解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视频导入
鲁迅,原名周树人,抱着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的想法,于1902年2月,来到日本学医。到1904年8月,他在东京的弘文学院,补****日语。后来,鲁迅不愿意与东京那些留学生为伍,就选择到还没有中国留学生的仙台学医。1904年9月,鲁迅来到仙台,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也就是现在的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学****第二年,鲁迅被日本幻灯片里中国人的不觉醒深深触动,认为只有改变人们的精神唤醒人们,中国才能有希望。这年3月,鲁迅退学离开仙台回到东京,弃医从文,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生涯。虽然,他在仙台只呆了一年半的时间,但这里却给他留下了很深的记忆。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写作背景
【明确】本文写于1926年,当时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就是在这一时期,写下了回忆自己早年(1902—1906年)在日本留学生活的这篇文章。
鲁迅到日本去的时候,日本的国力正逐渐强盛,独霸东亚的野心也日渐膨胀,又刚刚在甲午海战中歼灭了中国的北洋水师,举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鄙视中国人的风气。因此,鲁迅便不可避免地受到种种歧视。他走在东京的大街上,常遭受少年的辱骂。
鲁迅在东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明确】所闻——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不学无术 腐朽麻木
所感——失望、厌恶、愤懑
3、提问:离开东京去仙台,一路上所见所闻必定不少,为什么作者只记得“日暮里”和“水户”这两个地名?
【明确】日暮里:唐代诗人崔颢《登黄鹤楼》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触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水户: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朱舜水是明末思想家,明亡后曾进行反清复明活动,事败后长住日本讲学。他是浙江余姚人,离绍兴很近,可谓鲁迅先生的“同乡”,鲁迅很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