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docx


初中 八年级 下学期 物理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页30 KB

手机浏览
1/4

手机浏览
下载此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docx
文档介绍:
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人教2011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教材是建立在第一节浮力和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的基础上,结合了第六章物体的密度、第八章二力平衡相关知识,本节知识综合性比较强,难度比较大。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物体的浮沉条件、浮力应用的几个特例。前者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而后者重在使学生认识到浮沉条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了受力分析、二力平衡、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密度等相关知识,而且具有一定的动手实验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这些为本节课的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本节课知识综合性比较强,教学中 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了解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浮沉原理;
3、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来解决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2、通过师生互动与学生实验,引导学生思考轮船、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浮沉原理的学****体验科学、技术、社会的紧密联系;
2、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激发学生学****物理的兴趣;
3、浮力应用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热爱物理的情感。
教学重点: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力与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的浮沉条件,并能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难点:综合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探究浮沉条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实验法、启发法、归纳法、对比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上课时间:2017.5.25
教学准备:
老师:多媒体课件、浮沉子、三个乒乓球(一个完好,一个注入适量的盐水、一个装入适量沙子)、盛水容器、烧杯、浓盐水、鸡蛋、橡皮泥
学生:水槽、乒乓球、鸡蛋、小药瓶、小西红柿、橡皮泥、硬币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实验引入:小魔术导入(浮沉子)
师:演示小魔术,让学生感到好奇,引入新课
新课内容: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通过浮沉子的演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生对本节课的学****兴趣。
让学生观察浮沉现象。
【学生实验】:将乒乓球、小药瓶、鸡蛋、小西红柿浸没水中,松手后观察实验现象。
师:引导学生说出实验现象
【演示实验】:老师将三个乒乓球)(一个完好,一个注入适量的盐水,一个装入适量沙子)浸没在水中,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讲解上浮(最终漂浮)、悬浮、下沉(最终沉底)的概念
【提问】为什么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有的上浮,有的悬浮、有的下沉呢?
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引导学生从受力角度去分析)
师:提问两组学生的讨论结果
引导学生从物体浸没在水受到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根据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分析得出物体浮沉条件。
【总结】物体的浮沉条件:

1. F浮 > G时,物体上浮(最终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