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浙教版八年级第六章特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同步测控及答案.zip


初中 八年级 下学期 数学 浙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8页11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本章总结
矩 形
平行四边形
平面图形的重心
等腰梯形
菱 形
判 定
性 质
性 质
判 定
正方形
判 定
性 质
梯 形
判 定
性 质
【知识建构】
【数学趣闻】
载入数学史的趣事
在我国悠久的数学历史上,只有一个数学家家族,这就是梅氏数学家家族.出现于我国明末清初的“梅氏数学家家族”祖孙四代人,就有十多位数学家,以卓越的成就,推动了我国数学的发展.这不仅在我国数学史上是件稀罕事,独此一家,就是在世界数学史上也不多见.
梅珏成(公元1681-1763年),是中国数学史上著名的“梅氏数学家族”的主要代表之一.年幼即跟随其祖父、大数学家梅文鼎学****数学,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成为继其祖父之后的又一佼佼者.一天,他外出游玩,中途休息时,看见路边有几个农民正在测量一块直角三角形形状的田地.梅珏成很感兴趣地走过去,询问起来.原来这几个农民想在这块直角三角形田上砌一个正方形的粪池,并要求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尽可能最大.所以要算一下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梅珏成问明了两个测量出来的数字(一条直角边长24米,另一条直角边长10尺)以后,说:
“这很简单,只要设所求的正方形边长为x,利用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关系,立即可得:24:x=10:(10-x),x=10×24/10+24=120/17(尺),即为所求.”
几个农民听完后,连声称赞道:“先生真了不起!我们对算术可是一窍不通,平时全靠这孩子帮忙,他可没您算得快.”
梅珏成这才注意到旁边的那个男孩子,于是笑了笑说:“小先生,你算出来的,是不是也一样呀?”小男孩子点点头,说:“是一样.但我不懂什么相似三角形.我是这样算的.”小男孩子一边说,一边用树枝在地上画起来:把三角形分成三块,每块两个,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这样一下子就可以看出,大长方形面积是原三角形的两倍,要求的边长(也就是大长方形的宽)则等于大长方形的面积除以它的底长,即?=10×24/10+24=120/17(尺)
梅珏成看完后非常惊讶:真是直观和巧妙极了,而且简单易懂!当他得知,早在一千多年以前的三国时期,大数学家刘徽就已运用了这种“面积割补法”时,兴奋极了.回宫后,也立即将这个问题及解法写进正在编写的书中.祖孙四代的梅氏数学家家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它为祖国文化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值得我们赞扬!而小男孩巧解题一事也因巧遇梅珏成而载入我国数学史册,成为美谈.
【本章测评】(单元活页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矩形具有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 对边相互平行 B. 对角线相等 C. 对角线相互平分 D. 对角相等
答案:B
2.顺次连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一定是( )
A. 梯形 B. 菱形 C. 矩形 D. 正方形
答案:C
3.菱形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6和8,则这个菱形的周长为……………( )
A.18 B.20 C.22 D.24
D
C
B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