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30分)
1. 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溶液的是
A. 蔗糖 B. 植物油 C. 泥沙 D. 面粉
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 铝制品可不用涂任何保护层来防腐,而铁则需要涂保护层,因为铝比铁稳定
C. 铁在潮湿的环境中比在干燥的环境中更容易生锈
D. 我国的矿物储量比较丰富,所以废旧金属直接扔掉,没有必要回收
3.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都能还原氧化铜
B. 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C. 木炭和一氧化碳都能作燃料
D. 碳粉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4. 下列实验过程中不会出现颜色变化的是
A. 木炭粉与氧化铁共热 B. 镁放入***银溶液
C. 活性炭加入红墨水中 D. 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
5. 某学生为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
①将 、 分别加入到 溶液中;
②将 、 分别加入到 溶液中;
③将 分别加入到 、 溶液中;
④将 分别加入到 、 溶液中。
其中可行的方案有
A. ①或④ B. ①或② C. ②或③ D. ③或④
6.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收集一瓶氧气
B. 干燥氧气
C. 检验二氧化碳
D. 验满二氧化碳
7. 如图是甲、乙、丙(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 时,甲、乙、丙三者的溶解度相等
B. 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配成 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需水最多的是甲
C. 时, 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时,析出甲的晶体
D. 时甲的质量分数为 的溶液降温至 会有晶体析出
8.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A. B. C. D.
9. 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常温下 、 、 为气体,且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 有毒; 、 均为无色液体,都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且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依次为 和 ;(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 转变为 可以通过与 发生反应实现
B. 、 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相同
C. 可能是
D. 除去 中混有的少量的 ,可以将混合气体点燃
10. 向 水中不断加入固体 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 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②中 的质量分数最大 B. ③⑤中 的质量分数相等
C. 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 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
11.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B. 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C. 某物质完全溶于水中形成 溶液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是
D. 一定温度,将***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部分水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変
12. 将锌、铁、镁、铝的混合粉末 投入到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 含水 的溶液,则得到氢气的质量是
A. B. C. D.
13.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图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钾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钾晶体
B. 图 :通电使水分解
C. 图 :分别向足量且等质量的盐酸中加入铁粉、锌粉,则曲线 代表的是加入锌粉的情况
D. 图 :两份质量相等的溶质分别为 、 的饱和溶液,温度均由 降至 。分别析出不含结晶水的 、 晶体,则最终两溶液质量相等
14. 某 和 是混合物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取 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反应完全,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