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见学生用书P132]
一、“一国两制”
1.目的: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__根本利益__,实现祖国__完全统一__。
2.依据:尊重__历史__和__现实__的实际。
3.提出者:__***__。
4.含义:指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__社会主义制度__,同时在__台湾__、__香港__和__澳门__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5.前提(基础、原则):__一个中国__。
6.成功实践:
(1)香港、澳门回归:__1997__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__1999__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香港和澳门回归后的发展:
①方针:“__一国两制__”“__港人治港__”“__澳人治澳__”、__高度自治__。
②表现:回归后的香港和澳门走上了同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道路。2006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首次把香港、澳门纳入国家发展的蓝图。今天的香港、澳门,经济更加繁荣,民主有序发展,民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稳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③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3)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①标志着中国人民__洗雪国耻__,在完成__祖国统一大业__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②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了范例。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二、台湾问题
1.台湾问题由来: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__马关条约__》,日本割占台湾;1945年,__抗日战争__胜利,中国收回台湾主权;1949年,__解放战争__后,国民党败退台湾,人为地使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
2.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__和平统一、一国两制__”。
3.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条件:
(1)历史角度: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2)发展角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__综合国力__不断增强(最根本)。
(3)现实角度:__两岸交流__日益频繁,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①自1987年开始,随着海峡两岸近40年的__隔绝状态__终于被打破,两岸经济、贸易、文化交往日益频繁。特别是全面、直接、双向的“三通”开启后,两岸人民的联系更密切、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
②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就“__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__”达成共识,即“__九二共识__”。
③1995年1月,***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④2008年12月15日,中断60年之久的海峡两岸直接__通航__、__通邮__和__通商__全面启动。两岸“三通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两岸真正进入一日生活圈。
⑤2015年11月*******与__马英九__在新加坡会面。这是__1949__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4)政策角度:“__一国两制__”方针在港澳的成功实践为之提供成功的范例。
(5)法律角度:《__反分裂国家法__》的颁布为实现统一提供了法律依据。
(6)外交角度:国际地位明显提高,“__一个中国__”的原则已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公认。
4.解决台湾问题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