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 应对我国的资源问题[见学生用书P170]
中国的资源问题及对策
1.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和影响
资源状况
表现
影响
资源优势
__总量__丰富、种类齐全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资源问题(劣势)
__人均__占有量低
资源短缺,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__空间__分布不均衡
导致资源__区域性__短缺,对工农业生产的布局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2.解决我国资源问题的对策
国策
节约资源
实施自然
资源的跨
区域调配
目的
改变一些地区的资源短缺状况
代表性工程
西气东输
带动了__西部__地区的资源开发;满足了__东部__地区的能源需求;促进了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作用
对平衡自然资源空间分布__不均__,缓解__区域__自然资源短缺起到重大作用。但对资源短缺的地区来说,不能完全依赖于资源的调配,要立足自身的__自然特点__和__优势__,寻求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方式
“开源”“节流”(依靠科技)
“开源”
利用__太阳__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在安全的前提下稳步发展__核__能
“节流”
建立以__节水__、__节能__、__节材__为中心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服务体系
建立开发利用资源的不同模式
区域的发展要充分考虑本身的__资源__条件,按照资源状况统筹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这样,区域之间自然条件的差别,会促使各地积极建立开发利用资源的不同模式,形成__各展所长__、__优势互补__的区域发展特色
一、选择题
1.人们常用“地大物博”来赞美我们的祖国,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建议把“博”改为“薄”。提出这种质疑的原因可能是( B )
A.中国自然资源总量不大
B.中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C.中国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
D.中国自然资源的质量不高
【解析】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A项错误;CD项题干中没有提到。
2****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耕地红线”一定要守住。划定“耕地红线”的做法( C )
A.说明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多
B.违背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C.反映了我国耕地资源形势严峻
D.不利于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解析】 划定“耕地红线”反映了我国耕地资源形势的严峻,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体现,有利于保护耕地资源,所以C项正确,BD项错误。题干中没有提到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多,所以A项错误。
3.“如果中国的能源利用率提高15%—25%,每年至少可以节约标准煤3亿吨。”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D )
①我国资源利用率高,可挖掘潜力不大 ②要依靠科技挖掘现有能源的利用率 ③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④我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要减少能源的浪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从题干中可知,我国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所以①不正确;能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当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获取速度,超过了自然资源的补给、再生和增殖速度时,就会出现自然资源短缺的问题,所以③不正确。
4.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出现了空前的电荒、煤荒和油荒,许多企业因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