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质量评估试卷
(分数: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但冷战的“化石”仍然存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冷战化石”的是( A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华沙条约组织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属于“冷战化石”。在美苏冷战中,在军事方面美国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两极格局由此形成。华沙条约组织已经随着苏联解体而解散了,而北约至今依然存在。
2.如图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标志,关于该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北约组织成立标志两极格局形成
B.成立北约组织是美苏冷战的开始
C.北约组织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
D.成立北约的目的是为了对付华约
【解析】 苏联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两极格局由此形成,A项错误;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项错误;北约成立于1949年,华约成立于1955年,D项错误,C项符合题意。
3.某电视剧片段:1943年反法西斯战争各主要战场形势发生根本转折,盟国已经取得战略进攻的主动权。在此后某次国际会议期间,丘吉尔说:“今年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说:“我梦见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结合历史背景,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D )
A.英国试图称霸世界
B.罗斯福的野心最大
C.苏联的国力超过了英国和美国的总和
D.大国争霸企图显现
【解析】 在雅尔塔会议期间,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的话语都显露了自己力图在战后称霸世界的野心,大国争霸企图显现。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不能全面准确表达三人话语的意思。
4.下面三幅图片反映了同一个主题,下列概括最恰当的是( B )
A.欧洲一体化
B.冷战政策
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D.世界政治的多极化趋势
【解析】 题中图片反映的是冷战和两极格局的形成,由于美苏两国国家利益的冲突,二战后美苏两国进行了冷战。美国在政治上出台杜鲁门主义,在军事上成立了北约组织,在经济上实行马歇尔计划。由此可知图片所反映的主题是冷战政策。
5.《冷战风云》一书中指出:“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味。”符合“***味”的历史事件有( C )
①朝鲜战争 ②越南战争 ③古巴导弹危机 ④德国的分裂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 能体现出“在亚洲则充满了***味”的只有①②,③古巴导弹危机和④德国的分裂都不在亚洲。
6.“(美国)总共支付了125亿美元……这一巨大的投资帮助欧洲生产和生活恢复到战前的水平。”这句话说明了二战后欧洲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是( B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约的成立 D.欧盟的成立
【解析】 结合题干中信息可知是马歇尔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经济濒于崩溃,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讲话,要求欧洲各国联合起来,主动向美国提出经济合作计划,美国尽可能地加以援助。这就是著名的马歇尔计划,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
7.下面三幅图中黑色部分的变化反映的主题是( A )
A.欧洲一体化进程
B.***贸易区扩大
C.华约成员国调整
D.北约的迅速发展
【解析】 紧扣题干中“布鲁塞尔”“1958”“1973”“1995”等关键信息,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57年六国首脑在罗马签订了《罗马条约》,决定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于1958年生效;1973年,欧共体第一次扩大,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盟;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盟,使《欧洲联盟条约》形成的欧洲联盟扩展至15国;另外欧共体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综合上述信息可知题干中地图黑色部分变化反映的主题是欧洲一体化进程。
8.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日本经济快速崛起的主要的内部因素是( B )
A.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民主化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B.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
C.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的军事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发展
D.冷战爆发,美国扶持日本,把日本作为远东的***桥头堡
【解析】 ACD三项都属于外部因素。
9.19世纪晚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成为亚洲强国;20世纪70年代,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日本在这两个时期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