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3 梦游天姥吟留别(1)
(30分钟 100分)
基础
达标
掌握重要文化常识
素养
突破
文化传承与理解
掌握诗歌情感的常见方法:
①了解作者的身世和写作背景;
②抓取关键词句准确理解情感;
③借助意象语言分析思想感情。
题组一 基础通关(34分)
1.通读全诗,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12分)
A.烟涛微茫信难求( )
B.势拔五岳掩赤城( )
C.我欲因之梦吴越 ( )
D.渌水荡漾清猿啼( )( )
E.迷花倚石忽已瞑( )
F.栗深林兮惊层巅( )( )
G.水澹澹兮生烟 ( )
H.恍惊起而长嗟( )
I.青冥浩荡不见底( )
J.须行即骑访名山( )
2.关于古体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10分)( )
A.一般将唐以前创作的诗称为古诗,也叫古体诗、古风。唐以后的诗都是格律诗,也叫近体诗。
B.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是相对于唐代成熟的律诗而言的。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七言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
C.古诗没有严格的平仄,体现自由的抑扬韵律,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篇幅一般较长,容量较大。
D.李白是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各体兼善,但尤精七古七绝,杜甫称赞他的诗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描写天姥山巍峨、挺拔的四句诗是“ , 。 , ”。
(2)描写诗人登山见闻的两句诗是“ , ”。
(3)描绘仙人盛会异彩缤纷的场面的四句诗是“ , , , ”。
(4)表现本诗主题的两句诗是“ , ”。
题组二 悦读时间(47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4~5题。(24分)
天末怀李白①
杜 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②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③,魑魅④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⑤。
【注】①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当时李白因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天末:天边。②君子:指李白。③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运多舛。④魑魅: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⑤汨罗:屈原在汨罗江含冤投水自尽。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0分)( )
A.古代一些物象常常被寄予特定的含义,例如“鸿雁几时到”中的“鸿雁”就因为有借雁传信的说法,常常被用来借指书信。
B.意象与意境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元素,本诗在“风”“水”物象前分别添加“凉”和“秋”两字,形成意象,构建了共同的意境。
C.“知人”是一种诗歌鉴赏的方法。作者视李白为知己,首联在看似不经意的寒暄中表现出作者对李白的关切。
D.诗歌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通过一“憎”一“喜”的对比,主要写出了诗人对自己命运坎坷的无尽感叹。
5.诗人为什么说“应共冤魂语”?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14分)
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6~7题。(23分)
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