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课时9永遇乐 同步练习(人教部编版).zip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页18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课时9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0分钟 100分)
基础
达标
鉴赏宋词的修辞效果
素养
突破
文化传承与理解
评价宋词思想内容之方法:
①弄懂文字,知人论世;
②深入境界,体察情感;
③抓住关键,分析概括。
题组一 诗词天地(35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永遇乐·烈日秋霜
戏赋辛字,送茂嘉【注】十二弟赴调
辛弃疾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
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比着儿曹,蹚蹚却有,金印光垂组。付君此事,从今直上,休忆对床风雨。但赢得、靴纹绉面,记余戏语。
【注】茂嘉:稼轩族弟,时调官桂林,生平不详。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5分)(  )
A.古人以“烈日秋霜”喻恶劣环境,本词正是以此描写了环境恶劣。
B.上片开头的三句总括辛氏“千载家谱”,接着转入“戏赋辛字”。
C.作者告诫茂嘉,“辛”字是“艰辛”做成,含着“悲辛”滋味。
D.下片借“芳甘浓美”代荣华富贵,指出这些东西从不到辛氏家门。
2.有人认为这首词题曰“戏赋”,实则谐庄并重。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看法。(20分)
答: 
 
 
 
题组二 散文品鉴(6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把栏杆拍遍
梁 衡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词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永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然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比如这首著名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这样有金戈铁马之声的力作。虽然杜甫也曾写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军旅诗人王昌龄也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但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哪一个诗人曾有在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西风塞马”,他的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词典。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
说到辛弃疾的笔力多深,是刀刻也罢,血写也罢,其实他的追求从来不是要做一个词人。郭沫若说陈毅“将军本色是诗人”,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处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中,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对待政治,他不像陶渊明那样浅尝辄止,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练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有人说他是豪放派,继承了苏东坡,但苏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苏正当北宋太平盛世,还没有民族仇、复国志来炼其词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