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 ★考试结束前
凯里一 中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 一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 考试时间 150分钟 ,共 150分 。
考生注意:
1.答题前 ,考生务必将 自 己的准考证号 、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 粘贴的条形码中"准考证号 、姓名 、考试科 目 ”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 、姓名是否 一 致 。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 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 ,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 非选择题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 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 ,答案无效 。
3.考试结束 ,监考员将答题卡收回 。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 ① 、必修 ② 。
一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3题 。
我国学术界使用"古典学”这个词 ,是晚近的事 ,大家对它的理解恐怕并不 一 致 。 我所理解 的"古典学”,系指对于蕴含着中华文明源头的先秦典籍的整理和研究 。 我们过去虽 然没有用 "古典学”这个名称 ,但是实质上 ,古典学早就存在了 。发源于孔子及其弟子的经学 ,就属于古典 学的范畴 。
经学与政治相结合 ,在古典学中占据统治地位长达两千年 。 辛亥革命和五四 运动结束了 这 个局面 。"五四”以后 ,对包括先秦典籍在 内 的传统文化 ,知识界有不少人持简单的否定态度 。 几乎与五四 运动同时 ,在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下 ,我国学术界兴起了怀疑古史和古书的思潮 。
这种疑古思潮到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展到了顶峰 。疑古派(或称"古史辨”派)成为商代之 前的故事研究和古典学研究的主力 。在将传统的上古史大大缩短的同时 ,以前代学者的辨伪工 作为基础 ,大大扩展了古书的怀疑范围 。很多先秦古书(包括经书)的年代被推迟 ,很多 一 般认 为属于先秦的古书被认为是秦汉以后的伪作 。他们的古典学对传统的古典学的冲击是 巨大的 。 疑古派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 ,但是他们的疑古显然过了头 。
新中国成立后 ,在社会上相当普遍地存在着简单否定传统文化的思想现象 。 在学术界 ,疑 古派怀疑古书的很多看法 ,也仍为不少人所信从 。 改革开放以后 ,大家对传统文化有了 比较全 面 、比较正常的态度 。 学术界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明显加强 。很多有识之士指出 ,我国人民(包括
广大知识分子)缺乏人文素养 ,甚至对作为本民族文明源头的先秦典籍中最重要的那些书(有些 学者称之为"原典”),也茫然无知 ,或知之过少 ,这是关系到国 家 、民族命运的严重问题 。发展古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 语文 第 1 页(共 8 页) X】 21277A
典学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 。我们不能照搬在很多方面都早已过时的传统古典学 ,也不能接受那 种疑古过了头的古典学 ,必须进行古典学的重建 。
出土文献对古典学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古代的“孔壁古文”和“汲冢竹书”就是明证 。 新中国成立以后 ,尤其是 20世纪 70年代以来 ,在战国至汉代的墓葬里 ,陆续出 土 了 大量文献资 料 ,其中包含了很多先泰典籍(有些是已无传本的佚书)的抄本 ,这些抄本简称为“新 出 文献”。 从总体上看 ,它们对古典学的重要性已超过了“孔壁古文”和“汲冢竹书”。新出文献既是古典学 的重要新资料 ,也是相关学科的重要新资料 。要进行古典学的重建 ,必须更快 、更好地开展新出 文献的整理和研究 。 而为了 支持有关学科的发展 ,也需要更快 、更好地开展新出 文献的整理和 研究 。 当前 ,在这方面有大量工作要做 ,而真正能担负起新出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工作的人才却 相 当缺乏 。 希望有关部门能采取 一 些特殊措施 ,大力支持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 。
(摘编自裘锡圭《出土文献与古典学重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然"古典学"这个词在我国学术界晚近才使用 ,但作者认为实质上古典学早就存在了 。
B.古典学是对蕴含着中华文明源头的先秦典籍的整理和研究 ,发源于以孔子为代表的 经学 。
C.疑古派是指我国学术界在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下兴起的 一 种怀疑所有古史和古书的 思潮 。
D.新出文献是指建国后在战国至汉代的墓葬里陆续出土的文献资料中的各种典籍的 抄本 。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诠释了作者所理解的"古典学"的含义及"古典学"这个名称的使用情况 。 B.文章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