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专题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7题。(19分)
淮阴侯韩信始为布衣时,贫,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於是信熟视之,俯出胯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未得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①。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悦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连敖:接待客人的低级官员。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
B.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
C.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
D.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
1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孙,泛指贵族子孙,古时也用来尊称一般青年男子,文章中用的是尊称。
B.郎中,帝王侍从官的统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
C.治粟都尉,汉初官名,汉武帝时又名搜粟都尉,掌管生产军粮等事务。
D.斋戒,是指帝王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沐浴更衣、整洁身心,以示虔诚。
1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信做平民时,生活贫穷,一个漂洗丝绵的大娘见他饥饿不堪,拿饭给他吃,一连几十天,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大为感激。
B.淮阴市中一个年轻屠户看不起韩信,说他人高马大,佩戴刀剑,实际内心懦弱,还让韩信承受胯下之辱,被全市的人耻笑。
C.韩信先投奔楚军,追随项梁,后归顺汉军,都只是担任较低职务,难以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在汉军中更是差点掉了脑袋。
D.滕公与萧何都是发现赏识韩信的伯乐。滕公救了韩信一命,萧何追回逃亡的韩信,又都极力推荐,使韩信得到汉王的重用。
1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2)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12分)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