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北京市部分地区部编版上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论语阅读专题(含答案).doc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9页5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北京市部分地区部编版上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论语阅读专题(含答案).doc
文档介绍:
论语阅读专题
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按要求,完成18-19题。(共14分)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1】。”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颜渊》)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2】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3】无怨,在家【4】无怨。”(《颜渊》)
注释:【1】讱:说话缓慢谨慎。【2】使民:役使百姓。【3】邦:诸侯的封国。【4】家:卿大夫的封地。
18.孔子如何对弟子解释“仁”?请依据划线的句子简要说明。(4分)
19.按要求完成微写作。(10分)
选择一个来自《论语》的成语或熟语,结合历史或现实中的事例,谈谈你对其内涵的理解或给你的启示。如:“学而不厌”“见贤思齐”“言而有信”“和而不同”“君子不器”“听其言而观其行”“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德不孤,必有邻”……
要求:观点明确,层次清晰,事例真实;150字左右。
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1题。(7分)
1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论语·学而》)
②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
③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④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⑤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
(1)对画线句中“其”所指代的内容有不同理解,请说出你的理解,并解释这句话的意思。(3分)
(2)《论语》中多次谈到“孝”,上述材料中的“孝”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4分)
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 许多成语源自《论语》,给人以丰富的教益。下列对相关成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从心所欲: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鼓励大家追求无拘无束、无欲无求的生活。
B. 子曰:“君子不器。”(《论语·政》)
君子不器: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单一的用途。启示我们不囿于一技之长,应求“道”。
C.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周而不比:团结而不勾结。使人认识到要以公正之心待人,不怀成见及私心,不徇私护短。
D.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见义勇为:见到合乎正义的事就奋勇地去做。启发我们要勇担道义和职责,成为仁义之人。
北京市平谷区2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