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部分市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 湖南省郴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郑子、苌弘、师襄、老聃。郑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0.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尊师学****的风尚 B. 君子不齿:不与同列 C. 术业有专攻:学术技艺 D. 余嘉其能行古道: 古人的方法 11.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读,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古书没有标点,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 B. 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主要以祝祷、占卜等为业,也为人治病。“巫医”就是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祷为职业的人。 C. 古文,本文指先秦两汉时期与骈文相对的散文,文章内容充实、长短自由、朴质流畅,如《易经》《论语》《春秋》等。 D. 经传,历来指儒家经典和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儒家的重要代表作品及儒家祖述的古代典籍与解释经文的书的合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开门见山,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总领全篇,是全文论述的总纲。 B. 第2自然段,批判社会上“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用三组对比分层论述,作者批判之意直接而鲜明,发人深思。 C. 以孔子为例,孔子在读书人心目中的地位极高,这样的人还不断向人求教,以人为师,显然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D. 文章结尾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交待了写作本文的缘由,起总结全文、升华主旨的作用。 13. 《劝学》和《师说》都是我国古代探讨学****问题的名篇,二者探讨的学****问题是否相同?请简分析。 1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琵琶行>并序》)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赤壁赋》) 湖南省岳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 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