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群文阅读
诗意人生,美好相伴
文本一
(2021山东潍坊高一上期中)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题。(9分)
咏 鹤
[宋]李弥逊
缟衣湖上月明天,雪影飘飘意欲仙。
世网从来禁不得,高飞冲破晚秋烟。
群鹤咏①
[南齐]萧道成
八风儛②遥翮③,九野弄清音。
一摧云间志,为君苑中禽。
[注] ①诗人因功勋卓著,名位日隆,为宋明帝所疑,被调进京城,本诗当作于此时。②儛:通“舞”。③翮(hé):翎管,羽毛的硬管,这里代指鸟翅。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一首诗前两句描绘了白鹤在天朗月清之夜,于湖面之上翩翩起舞的景象,意境优美。
B.第二首诗前两句描绘了群鹤迎风展翅、自由翱翔、在九天之上恣意鸣叫的豪迈形象。
C.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分别写出鹤截然不同的命运,暗寓诗人的遭际,抒发己怀。
D.两首咏物诗都紧紧扣住所写之鹤的特点,描写、抒情有机结合,意象鲜明,意蕴丰富。
2.两首诗都以“鹤”为歌咏对象,但表达的思想情感并不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文本二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4题。(9分)
郡斋即事①
范仲淹
三出专城②鬓似丝,斋中潇洒胜禅师。
近疏歌酒缘多病,不负云山赖有诗。
半雨黄花秋赏健,一江明月夜归迟。
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
[注] ①此诗作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范仲淹知饶州时,当时范仲淹已48岁。②专城,指主政一城的州牧太守等地方长官。范仲淹因直言敢谏,先后被贬睦、苏、饶三州。
3.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使用比喻手法,“似丝”写出了诗人在经历仕途坎坷和人生失意后容颜上的变化。
B.首联次句用“禅师”从正面衬托诗人,突出了诗人的“潇洒”;同时,该句又领起下文,中间两联是对“潇洒”的具体描述。
C.颔联“近疏歌酒缘多病”一句与杜甫的“潦倒新停浊酒杯”在所写的内容和抒发的情感方面具有相似性。
D.颈联写诗人赏菊、望月。“健”“迟”两字用得极为精妙,“健”字写出在雨中赏菊时兴致之高,“迟”字写出诗人观赏江月的流连忘返。
4.诗歌尾联“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在抒情上有何特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6分)
文本三
(2021湖北荆州六县市区高一上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16分)
把栏杆拍遍
梁衡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他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又生于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不想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大怒,跃马横刀
,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此时,他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
但世上的事并不都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辛弃疾的词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永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我们仍能从他的词中感受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比如这首著名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他本来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裏尸的,但南渡后却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