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隽(juàn)永 隽(juàn)秀 恪(kè)守 坍圮(pǐ)
B.谛(tí)听 啼(tí)叫 窠(kē)巢 远飏(yáng)
C.蕴藉(jiè) 狼藉(jí) 岑(qín)寂 俗滥(1àn)
D.内疚(jiù) 归咎(jiù) 深邃(suì) 亵渎( dú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丰资 明目善睐 窒闷 蹂躏 B.蕴蓄 翁翁郁郁 虔诚 阴庇
C.淳朴 安然无恙 缈茫 恬静 D.嬉戏 飘泊天涯 襟袖 斑驳
3.下面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爱国主义事迹不必说,仅我们的课本中就可以说是俯拾皆是,难道还不够写篇发言稿用吗?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们政治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C.云南地区发展橡胶生产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D.落日映出了满天彩霞,金碧辉煌,多姿多彩。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雷辛初涉文坛,第一部处女作就是这样一部意味深长的长篇巨著,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B.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2%;零售物价涨幅从21.7%回落到14.8%,实现了年初预定的调控目标。
C.宇宙原始气体也可生成能源矿藏,这一新发现,将大大丰富人类能源认识的范围,并为新能源的寻找开辟领域。
D.这趟列车的服务员,在深入开展了“向李素丽学****的讨论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列车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后,完成5—7题。
海豚是怎样发出声纳信号的?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科学家。生物学家克兰弗德和物理学家阿罗安经过共同努力,用一个新奇的计算机模拟系统得出一个比较确实的答案。阿罗安说:“以前没有人尝试过模拟声音在海豚肌体组织中的传播,我们开辟了一个崭新领域:模拟生物声学。”
为什么海豚声纳的问题长期无人解出?阿罗安说:“以前的研究没有结果是因为科学家们在研究时,从真海豚身上一块我们称之为近区——因为这个部位离声源很近——的部位着手。他们听到了繁杂的信号和许多干扰,而要想再将声源还原到海豚头像上找出声源就十分困难了,而我们的电脑模拟图像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工具。”
他继续解释:“主要的问题是,海豚怎样发出脉冲和脉冲怎样凝集成定向波?”阿罗安和克兰弗德的模拟图像将问题的两个方面都解答出来了。“我们发现了有力的证据证明声波的源头在海豚鼻孔上二三厘米处。这个地方克兰弗德称之为MLDB——猴唇形背囊——它就在海豚出气孔下面的每一个大气囊的正下方。”
海豚呼吸时,空气由出气孔进入鼻孔。当空气离开呼吸系统时,喉部的压力使一小部分气体上升,进入鼻孔顶部附近的唇形部位(猴唇)。当气体通过这两片“唇”时,两片 “唇”就发生颤动。两片唇拍击,就产生了脉冲。海豚将空气贮存在两片“唇”上部的一个气囊里,然后将这部分气体循环使用,反复这个过程。这样,当海豚要发出一系列脉冲声时,就不用每次都再回到水面上吸气。
阿罗安说:“当这两片唇闭合时,声波就被震入海豚的肌体组织,震入鼻疣(前额凸起部位),然后直接进入水里。”
5. 对“模拟生物声学”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是跨学科(生物学和物理学)合作的成功范例。
B.可以定义为:研究模拟声音在海豚肌体组织中传播的科学。
C.这是两位科学家探索的一种迥然不同于以往的研究领域。
D.这一领域得力于一个新奇的计算机模拟系统。
6.选出对“脉冲怎样聚集成定向波”回答正确的一项( )
A.当空气离开呼吸系统时,喉部的压力使一小部分气体上升,进入鼻孔附近的唇形部位。
B.当气体通过两片“唇”时,两片“唇”就发生颤动。两片“唇”拍击,就产生了脉冲。
C.海豚将空气贮存在两片“唇’’上部的一个气囊里,然后将这部分气体循环使用,反复这个过程,发出一系列脉冲声。
D.当两片唇闭合时,声波就被震入海豚的肌体组织,震入鼻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