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诗骚传统”,又称“风骚传统”,即《诗经》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所形成的文学精神的传统。《诗》是周代礼乐文化的产物,是对维系群体利益的“礼”“义”“和”“孝”“敬”“德”等伦常的形象再现,而《骚》则是对支撑个体存在的理想、信念、情感的浪漫表述。
②随着全球化引发的本土文化的深刻变化,在当代中国,文学领域内“我(们)是谁”的认同问题被推上了理论前沿,逼迫我们作出回应和解释。“诗骚传统”所特有的道德承担和哲学品格在当代社会正成为可以医治当下文学疾患的良药,成为正在重建中的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新文学”的重要基础。
③首先,弘扬“诗骚传统”关注现实人生的精神,使当代文学重新担负应有的社会责任。由周代礼乐文化孕育而成的《诗》,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不仅内涵着儒家的礼教、乐教思想,也体现着儒家所提倡的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与贤人政治观念。先秦时期中华人文精神不是空想的,也不是神道,而是和理性思维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力求符合实际的、辨证理论观点的结晶。而这一点正是中华人文精神得以“自强不息”、永不衰竭的主要原因。
④其次,提倡“诗骚传统”中兼济与独善相结合的人格,使当代文学成为重塑国民灵魂的一个重要途径。“诗骚传统”形象地展示和诠释了先秦哲人的人生智慧,倡导勤学好问、刚毅自省等优秀品质。历代对《诗》的阐释发挥构成了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在人生诸观念,比如苦乐观、生死观、穷达观、处世原则等多方面的内在意义。历代文人解读《诗》的活动,就是在人生观上对儒家思想的立足于自己所处时代的认同与选择。忠信,诚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价值系统,成为历代文人在面临重大人生抉择时的重要思想支撑点。
⑤再次,发扬“诗骚传统”中的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使当代文学成为价值的引领者。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精神在中国古代从来不是借助抽象的概念建构而成的,而是通过诗、骚加以形象的表述,又以“诗骚传统”的延续而代代相传。《诗》在被儒家经典化的过程中,其中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倾向被逐步地发掘出来。随着历代文人的讽诵,儒家的思想也代代相传。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展示了人在现实中进与退的矛盾冲突和精神层面的取舍与延宕。历代文人在对《离骚》的解读中反观自我,在他所处的时代中找到自己。
⑥由此可见,“诗骚传统”实际上就是古典人文精神和中华民族文脉的载体,历代能得此传统之真义的文人,才是中国文脉与人文精神的承担者。立足当下文学时代性、民族性缺乏的现状,借助于对诗骚传统形成历史的梳理及再阐释和再承续,我们便可以找回我们民族精神的源头,找回那使人的信念清澈明晰的真理。
(摘编自《论“诗骚传统”》)
(1)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骚传统”是《诗经》、“楚辞”所形成的文学精神的传统,是古典人文精神和中华民族文脉的载体。
B.因为先秦时期中华人文精神是一种力求符合实际的、辩证理论观点的结晶,所以中华人文精神得以“自强不息”、永不衰竭。
C.《诗》内涵丰富,涵盖了儒家的礼乐思想、处事原则、人生观念、优秀品质、价值系统等方面。
D.《离骚》展示了屈原在现实中进与退的矛盾冲突和精神层面的取舍与延宕,历代文人在对其的解读中反观自我,找到自己的时代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