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周练二十七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改革需要“三不转移”
张毅
日前,海南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王一新在垦区经验交流会上,提出改革要坚持三个“不转移”,颇给人启发。尽管阻力重重,不转移目标,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打破体制僵局,推行政企分开、社企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尽管非议不断,不转移矛盾,不惧怕触动利益群体,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新平台轮廓清晰,步履蹒跚的老垦区焕发了青春光彩;尽管头绪很多,不转移注意力,“扭”住生产力解放,“扭”住民生改革,心无旁骛,海南农垦改革环环相扣,狂飙突进,按国务院要求和海南省的部署,改革主体任务已经完成。
好一个“三不转移”!这是椰岛岸边激起的美丽浪花,也是改革实践中的一笔财富。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转型处于关键隘口,新问题不断涌现,各方诉求此起彼伏,各种矛盾相互交织,构建和谐社会,艰巨而紧迫。矛盾千变万化,工作千头万绪,新时期党的领导干部,尤其是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决策者,要面临更大的压力,更严峻的考验,更高的要求。而“三不转移”,是推进改革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不转移目标,是对意志和智慧的考验。既要敢于担当,又要有驾驭复杂局面的手段。不同意见可以商量,遇到问题可以协调,但改革目标是在实践中反复论证而确立的,不能翻烧饼。否则,目标摇摆不定,永远走不出“沼泽地”。改革的目标是刚性的,方式方法可以是柔性的。深化改革,要循序渐进。片面强调刚性,容易耽误事;片面强调柔性,成不了事。
不转移矛盾,是对品格和能力的检验。“摆平就是水平”“搞定就是稳定”等观点,在***上颇有市场。问题是怎么“摆平”,怎么“搞定”。一味避重就轻,眼前的事安抚下去,深层矛盾掩盖起来,今朝平安度过,日后积重难返。殊不知,执政的世故是对人民的渎职,改革的懈怠是对历史的犯罪。“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历史给我们的机遇不多,改革攻坚唯有一马当先。“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主动化解矛盾,才会获得加倍发展的动力。
不转移注意力,是对境界和修养的评判。浮躁之风,流传颇广,危害甚大。麦子刚播下去,就想它赶紧出苗拔节;树刚栽下去,就盼它开花结果;事情还没做出模样,就迫不及待地邀功请赏。“事业重如山,名利淡如水”,不给个人留余地,改革才能开辟新天地。走上领导岗位,要时刻谨记权为民赋,要从个人名利中解放出来,从官僚主义的不良风气中解放出来,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励精图治,全力以赴,以旺盛的斗志投入工作,作出表率,干出实绩。
“三不转移”,尽显胸怀全局的大气、攻坚克难的锐气、尽职尽责的静气,最根本的一条,是老实做人、扎实做事的正气。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关于“三不转移”,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三不转移”使海南按国务院要求和海南省的部署,完成了改革的主体任务。
B.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转型处于关键隘口,“三不转移”是推进改革要具备的唯一条件。
C.“三不转移”是对意志和智慧的考验,是对品格和能力的检验,是对境界和修养的评判,颇给人启发。
D.“三不转移”,尽显胸怀全局的大气、攻坚克难的锐气、尽职尽责的静气,最根本的一条,是老实做人、扎实做事的正气。
2.对“不转移矛盾”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南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王一新认为,不转移矛盾,是对政府官员品格和能力的检验。
B.有的官员打着“摆平就是水平”“搞定就是稳定”的旗号进行所谓“改革”,是对人民的渎职,对历史的犯罪。
C.“摆平”“搞定”不是一味避重就轻,不是执政的世故,而是着眼于长远,正视深层矛盾。
D.改革攻坚唯有一马当先,主动化解矛盾,才会获得加倍发展的动力。否则,即使今朝平安度过,日后也将积重难返。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三不转移”是海南乃至全国改革实践中的一笔财富,对解决我国当前的各种矛盾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B.“不转移目标”需要有勇有谋,“翻烧饼”可能会让我们陷入改革的“沼泽地”。改革的目标是刚性的,方式方法却是柔性的。
C.“不转移矛盾”就是不怕非议,不惧怕触动利益群体,善于化解主要矛盾,同时也不忽视次要矛盾。
D.“不转移注意力”就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励精图治,全力以赴,为人民干实事,完全放弃个人名利。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别赋(节选)
江淹
黯然***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风萧萧兮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居人愁卧,怳若有亡。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