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部编版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zip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8页61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开封市五县高一期末联考卷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沂蒙精神在艺术呈现中的探索与创造性转化
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文化形态,红色文化形成于艰难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经由中 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培育而成,它本身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 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下,怎样以形式多样的 艺术呈现来传承红色基因,让陈列在***、井冈山、西柏坡、沂蒙山等革命老区纪念馆、博 物馆的红色革命历史活起来、动起来,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
战争年代“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乡乡有红 嫂、村村有烈士是八百里沂蒙的真实写照。1964年,作家刘知侠根据沂南县聋哑妇女明德英 用自己的乳汁疗救伤员的真实故事创作了短篇小说《红嫂》,小说后被改编为现代京剧《红 嫂》。1976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在京剧《红嫂》的基础上改编摄制了电影《红云岗》,其中“我 为亲人熬鸡汤” 一场成为被广为传颂的经典段落。
2009年,山东影视集团出品了 42集电视连续剧《沂蒙》,以主人公于宝珍一家人的经历 为主线,反映了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参军参战、拥军支前的感人事迹。同一年,由山东电 影制片厂等出品了电影《沂蒙六姐妹》,讲述了月芬、兰花等沂蒙六姐妹带领全村人支援革 命前线的动人故事,诠释了感动中国的沂蒙精神。这两部作品分别荣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一等奖和中国电影华表奖。2009年还诞生了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它巧借临沂市 区沂河湖心岛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综合运用水幕影像、动画制作、电脑激光等现代科技, 把红嫂乳汁救伤员、支前妇女做军鞋等场景一一呈现在舞台上,以实景演出的形式生动演绎 沂蒙风情和沂蒙文化的精粹,成就了国内首部水上红色文化大典”,这是红色文化在模式创 新和市场化、产业化探索中的成功案例之一。2011年至2013年,由临沂大学依托本校舞蹈、 声乐等专业倾力打造的“沂蒙红色乐舞剧三部曲” (•大型民族交响乐《沂蒙畅想》、大型红 色歌舞《沂蒙印象》、大型情景剧《沂蒙情深》)陆续面世,2019年首演的舞剧《渊子崖》 则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渊子崖保卫战为创作素材,通过个人命运来讲述渊子崖村村民同仇敌说 与侵略者浴血奋战的故事,用嘆呐、笛子以及山东秧歌等传统文化手段,糅合现代舞蹈语言 来表现沂蒙人民“宁可站着死,绝不躺着活”的精神。
虽然这些作品艺术表现形式不同,但不论是文学、影视还是交响乐、舞剧,突出沂蒙地 区的“庄户学” “红嫂”“南下”等红色文化,演绎沂蒙人民保家卫国的感人故事,是这些 红色文艺作品的鲜明共性。这种对红色文化的艺术呈现努力做到不直接灌输,而是以各自的 艺术魅力感染受众,令人在欣赏美的过程中在内心深处产生共鸣。它们为了解沂蒙红色历史 提供了载体,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教材。
红色文化需要一代代人通过不同形式的传播传承下去,除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重新挖掘 和整理外,更需要进行别具匠心的创造性转化。我们要不断探寻红色文化新的传承与发展模 式,使走过沧桑岁月的红色文化与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产业经济能够有机结合,以各种崭 新姿态面对当下的受众,从而实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