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三中、滇池中学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
语文试卷
本试卷20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命题人:陈宏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和班级、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Ⅱ卷所有的题目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碳素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胶带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22分)
一、 (10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提防(tí) 昧心(mèi) 忏悔(chàn) 重湖叠巘(yǎn)
B、勾当(gōu) 规矩(ju) 伺候(cì) 汗涔涔(chén)
C、玉簪(zān) 罪愆(qiān) 凝噎(yē) 献愁供恨(gōng)
D、樯橹(qiáng) 纶巾(lún) 堪脍(kuài) 舞榭歌台(xiè)
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你看这些家俱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
B、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 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C、 能思想的苇草──我应该追求自己的遵严,绝不是求之于空间,而是求之于自己思想的规定。
D、侍萍走头无路,跳河自尽,幸而被救,此后流落他乡。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3G手机价格不低廉,信号不稳定,所以目前在我国手机市场方兴未艾,并未得到多数用户的青睐。
B.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又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两者交相辉映,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多元文化相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电影《十月围城》,角色有血有肉,个性鲜明,连配角也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D.春晚后,刘谦的魔术一跃成为虎年网络的第一问,各种“揭秘”的版本也层出不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长期的睡眠不足,会使人体生物钟功能失调,正常的生活节奏发生紊乱,从而促使人
早衰和引发某些不必要的疾病。
B.据《环球时报》报道,中国谈判代表连续两天在哥本哈根对美欧日进行了直接点名式的批评,一向在媒体面前低调的中国此次的直率受到关注。
C.虽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学校长向大学推荐优秀学生的现象很普遍,但在当下中国,把推荐的权力交给校长,谁又能确保他们是否为权钱而动?
D.“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这个帖子可能因为太好玩了,很快网友们转至各大网站,很多不明真相的网友纷纷问“贾君鹏是何许人也”,但没有任何人出来解答。
5.下列文学作品、作家及国别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窦娥冤》—— 关汉卿—— 中国[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李尔王》—— 莎士比亚—— 丹麦
C.《思想录》—— 帕斯卡尔——法国
D.《苏武传》—— 班固 —— 中国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6分,每小题2分)
何为国学
何为国学?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从上个世纪起就争论不休。有的学者认为,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从“科学”的意义上说本不可用(“学无分中西”),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因此建议不用或“缓行”。然而,事实上这个概念已广泛流行,我们不可能视而不见,与其建议不用或“缓行”,不如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在我看来,学界目前所讲的“国学”,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多数学者实际上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就是狭义的国学概念。广义的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与海外“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相同。
将国学界定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实也是一个相当笼统、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略同于“古学”、“旧学”或“国故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如马一浮先生所言“六艺统四部”,“国学者六艺之学也”。中国古代的学问是“通人之学”,主张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而以***之道为中心。“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中国传统学术分类集中体现在图书典籍分类中。《汉书•艺文志》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