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启用前
弥勒一中 2023 届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 文
注意事项 昌
1.答题前 , 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 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 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 , 用橡皮擦干净后 , 再选 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 , 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 150 分 , 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 、现代文阅读 (36 分)
( 一 ) 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 ,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 1 ~3 题。
距离是形成审美态度的必要条件 。人对事物的审美态度不同于实用的态度 , 实用的态度是根据满足实际需要 的欲望驱使下的活动 , 有功利目的。
假如一位商人和一位艺术家同时在看一棵古松树 。商人想着赚钱 , 于是计算这棵古松在市场上的价格 , 艺术 家则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这棵古松而忘却了世界上的一切 , 因为对于艺术家来说 , 这棵古松就是整个艺术世界 , 对 古松的美感享受使艺术家欣喜若狂 。这就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两种态度: 实用的态度和美感的态度。
适当的距离能够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从实用的态度转变为审美的态度 。种田人常常羡慕读书人 , 读书人也常 常羡慕种田人 。初读陶渊明的诗歌 , 我们常常感觉到农人的生活真是理想的生活 , 可是农人自己在烈 日 下寒风中 耕作时所尝到的滋味 , 绝不是陶渊明所描写的那样有闲情逸致 。古代女诗人郭六芳 《 舟还长沙》: 侬家家住两湖 东 , 十二珠帘夕阳红 。今日忽从江上望 , 始知家在画图中 。诗人平时生活在家中 , 没有能够感受到家的美 , 因为 家里的一切诗人太熟悉了 , 那些常见的东西都变成了实用的工具 。一旦与实用的意义拉开了距离 , 从远处看家 , 才发现夕阳下 , 自 己平常熟悉的家犹如在图画中 , 融合在一 片 自然美景中 。在我们的 日 常生活中 , 烟云 、细雨、 帘幕 、树篱 、薄雾 、月 色总是能给人们一种审美的意味 , 因为这些东西能给人一种相对的距离感。
除了空间距离能产生美之外 , 时间距离也能产生美。
随着时间的流逝 , 一些当时看起来不是太好的事情 , 也会变成美好的画面 。如卓文君不守寡 , 与司马相如私
奔 , 在当时的人看来是不守节的一件事 , 现在却成了一段美丽爱情的佳话 。为什么时间距离也能产生美呢? 很多 事情 , 在时过境迁之后 , 往往就成为一种美好的故事 。它们在当时和实际人生的距离太近 , 到现在则和实际人生 的距离较远了 , 好比经过一些年代的老酒 , 已失去它原来的辣性 , 只留下纯淡的滋味。
在现实生活中 , 有些人只看重实际功利的需要 , 不能站在适当的距离之外看人生 , 不能聚精会神地观赏事物 本身的形象 , 于是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 除了饮食男女的实用目 的之外 , 便了无生趣了 。朱光潜说: . 美和实际 人生总是有一个距离 , 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 , 须把它摆到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那么 , 到底多大的距离才能产生美呢? 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