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纨绔(kù) 徇葬(xùn) 悚然(sǒnɡ) 陈抟老祖(tuán)
B.榫头(shǔn) 逡巡(qūn) 郯子(tán) 锲而不舍(qiè)
C.喧豗(huī) 青冢(zhǒnɡ) 未卜(bǔ) 呕哑嘲哳(zhā)
D.聒噪(ɡuō) 广袤(mào) 畏葸(sī) 撒手人寰(huán)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为准备这份提案,两位人大代表走遍整个地区, 各行各业人士的意见。
②他没有从上次的错误中认真吸取教训, 这次又犯了类似的错误。
③这些反映20世纪二三十年代重庆风貌的老照片,是他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千辛万苦才到的。最近,他决定举办一个小型展览。
A.垂询 以至 搜集
B.征询 以致 搜集
C.征询 以至 收集
D. 垂询 以致 收集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虽然很年轻,作品也不多,但在漫画创作方面已是头角峥嵘,小有名气,受到同行的普遍赞赏。
B.对曾经纵横中国五百年的晋商,我们今天只能透过那些纸醉金迷的晋商大院来遥想他们当年踏漠北、下南洋的辉煌。
C.老舍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国统区的城市,而赵树理则在条件艰苦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过着农村的生活,但两人却成了莫逆之交。
D.近百年来,普利策奖及其影响下的新闻实践,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新闻业的公众信任度和自我认同感,亦将记者这一职业从卑劣的小丑阶层送上无冕之王的高位。
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对于“博客”( Blog),人们早已耳熟能详,如今又一个全新的信息交流平台——“微博”(MicroBlog),也已进入人们的网络生活。
B.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时无重至,华不再阳”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C.一方面在于时来运至的愉悦感受,另一方面在于知足常乐地安度日常生活。这就是幸福的两重性。
D.苹果电脑、IPHONE手机为什么如此热销?是因为它们质量好,还是因为技术含量高?又或者是品牌效应好?这值得我们思考。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锰结核主要分布在水深4-6公里的深海盆的海底,在东太平洋的克拉里昂断裂带与克里帕顿断裂带之间储量特别大,大约平均每平方米100公斤以上,总量估计可达30亿~50亿吨。锰结核是一种 。它外形浑圆,一般是褐色的,往往以贝壳、珊瑚、鱼牙、鱼骨为核心,其他物质成层状生长,包裹核心,含有锰、铁、铜等20多种金属元素。到目前为止,关于锰结核的金属元素供应源有多种说法。早期比较流行的是,大陆或岛屿上岩石风化后分解出的金属离子,被风或河流带入海洋。后来也有人提出,是海底火山、海底风化和水溶液为它提供了所需的金属元素。海水本身是盐类溶液,也可能是最重要的金属元素供应源。宇宙尘埃等外空物质也能形成锰结核的元素供应源。近年来,海底多金属矿泉被大量发现,有人提出可能这些矿泉带来的矿物质才是锰结核形成的基本物质基础。
离子并产生催化作用,促使二氧化锰不断生成。二是生物成因说,它的理论根据是,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锰结核的表面和内部细微构造时,发现结核表面有很多由底栖微生物形成的空管和微窟窿,当其形成管子时,摄取了大量的微结核于壳内。三是火山活动说,认为火山爆发喷发出大量气体,伴随着锰、铁、铜及其他微量金属,这些金属进入海水中后,沉淀出铁的含水氧化物,使锰和其他金属经过氧化富集、沉淀,形成锰结核。
现在已经估计出,锰结核大约每千年生长1毫米,有的甚至每万年生长1毫米,其生长速度远远低于海底沉积物的堆积速度。可是为什么锰结核没有被厚厚的海洋沉积物埋起来,还有待于人类去发掘。
5.根据上下文,下列对“锰结核”的解释,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以海中生物残骸为核心、其他物质层状堆积形成的矿石
B.火山爆发喷发出的含金属元素的气体的凝结物
C.表层含有大量二氧化锰、氢氧化铁等物质的沉淀物
D.含有丰富的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