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八单元16.2《六国论》同步练习含答案.doc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4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八单元16.2《六国论》同步练习含答案.doc
文档介绍:
2020-2021 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16.2六国论同步练****1.请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的意义。
(1).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2).暴秦之欲无厌
(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4).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2.下列加粗词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③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然后得一夕安寝
⑥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⑦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②⑦ B.③④⑤ C.①⑤⑦ D.④⑥⑧
3.下列句中加粗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秦以攻取之外 B.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C.弊在赂秦 D.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4.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赵尝五战于秦
B.其势弱于秦
C.秦人不暇自哀
D.多于九土之城郭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赋是一种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特殊文体,源于《诗经》和《楚辞》,在表达方式上一般总是先极力铺陈描写,最后在篇末画龙点睛,揭示主旨。
B.《六国论》是一篇史论文章,文章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C.苏洵,北宋散文家,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山人,后人将他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苏洵著有《嘉祐集》。
D.杜牧是晚唐杰出的诗人,号樊川,为有别于杜甫,人称“小杜”,他与同时代另一大诗人李贺并称“小李杜”。
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所以针对当时的形势,他主张用强政,主张“尚威”,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气,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朝振兴。
②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并“施之于今”。
③苏洵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他的政论文中尽管不免有迂阔偏颇之论,但不少观点还是切中时弊的。
④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政论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
⑤他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审势”“定所尚”。
⑥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
A.③①⑤⑥④② B.⑥②④⑤①③
C.⑤③④②⑥① D.⑥④①③②⑤
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作者在《六国论》中开门见山,提出全文中心论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国论》中作者批评赵国杀害良将,不能坚持武力抗秦到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苏洵在《六国论》一文中用作论据,把它高度浓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个字。
8.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观点。
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是群雄割据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指的是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等六个诸侯国。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诸侯国,经过商鞅变法,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