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河北省各地部编版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精选汇编 古诗词阅读专题含答案.docx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1页3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河北省各地部编版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精选汇编 古诗词阅读专题含答案.docx
文档介绍:
河北省各地
2020-2021年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精选汇编
-古诗词阅读专题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与东吴生相遇
韦 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注】平。
【注】泰阶:星名,古人认为泰阶星现,预兆风调雨顺,民康国泰。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句用比喻手法写出诗人和东吴生流离失所,表达了沦落天涯的感伤之情。
B. 颔联写不觉花之美,只好借酒浇愁,表达了年华逝去之痛和战乱流离之苦。
C. 颈联写出诗人对身处陋巷贫苦生活的不满和对权贵豪门奢华生活的期盼。
D. 尾联用自嘲的口吻写趁未衰之年应满怀信心,期望风调雨顺,民康国泰。
15. 诗中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案】14. C 15. ①颈联将“贫”与“富”,“春偏少”与“月最明”对比,揭示当时贫富不公的社会现象,表达对自己身世遭际的不平和对统治者的不满。②将“泪满缨”与“开口笑”对比,表现了诗人虽遭遇十年不寻常之辛苦,但仍然不失对清平治世的渴望。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C项,“不满”“期盼”错﹐应为揭示当时贫富不公的现状。运用对比手法,以“贫”者的苦难坎坷和“贵”者的奢华生活,表现了社会的不公,流露了自己的不满。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手法分析的能力。题干提示“对比”手法,结合诗句内容分析,点明表达效果。颈联写“贫”与“贵”,乱离社会,世态炎凉,一边是啼饥号寒,一边是灯红酒绿。有志之士偏被压在社会最底层,沾不到春风雨露;权贵高踞豪门,吟风弄月;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诗人与东吴生离乱中相遇时,倍感辛酸。“泪满缨”说明诗人十年流离不寻常,相遇故人泪潸潸。“开口笑”中既有无奈,亦含希望。一泪一笑,总括全诗,字挟风霜,声震金石。以“泪”始。以“笑”结,前后照应,关锁严密,“泪”与“笑”形成了对比。
【点睛】艺术手法,又称表现手法、写作特色。指作者在艺术创造过程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较为常见的有比喻、夸张、象征、烘托、渲染、对比、反衬、伏笔、暗示、双关、拟人、排比等。术手法与内容有着密切的互为依存的辩证关系,因为手法运用的终极目的在于使艺术作品的内容得到充分、完美的表现。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列小题。
玉华山
明 刘崧
翠巘千峰合,丹崖一径通。
楼台上云气,草木动天风。
野旷行人外,江平落雁中。
伤心俯城郭,烟雨正冥蒙。
【注】刘崧生活于元末,时局动乱,诗人家乡江西地区也战乱频繁,玉华山是江西省樟树市境内的一座山,距离刘崧的家乡泰和数百里之远,这首诗是他第一次游山所写的。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 首联“千峰”与“一径”对比鲜明,表现出峰峦的众多与山路的险隘。
B. 颔联诗人登顶之后,感觉楼台之上云雾缭绕,花草树木在天风中动摇。
C. 尾联以“伤心”二字揭示了“烟雨冥蒙”的“伤感”“愁苦”等意蕴。
D. 全诗对仗工整,巧用手法,写景抒情鲜明,语言典雅蕴藉,富有韵味。
16. “野旷行人外,江平落雁中”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对诗歌的情感表达起到什么作用?
【答案】15. D 16. 辽阔的田野里,行人络绎不绝,平静无波的水面,落下栖息的大雁,营造了一种空寂的意境。视觉描写,远近、动静结合,以动写静,反衬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时局动乱,百姓流离失所,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为下文表达伤感愁苦之情做铺垫。
【解析】
【分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D.“语言典雅蕴藉,富有韵味”错误,此诗语言朴实质朴、清浅易懂。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意境理解表达效果的能力。
首先理解诗句浅层意思:眺望山外旷野无际行人踟蹰,山中江水平缓鸿雁低飞。然后点明意境“视野开阔、行人来往不断、堤岸平整,波平浪缓,纷飞的大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