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江苏省泰州市高级中学校部编版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docx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0页5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江苏省泰州市高级中学校部编版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docx
文档介绍:
江苏省泰州中学2021年春学期期中考试
高_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如今,人们对旅游的认识不再停留在“肴山看水看风景”阶段,开始走向“观文品史、 体验生活”的新阶段。
从近年来对节假日旅游市场的监测结果来看,90%以上的游客会参与各类文化活动,40% 的游客会进入文博场所。一些地方建设融文艺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文化艺术展览等 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形成文化旅游生活综合服务体系,为“文化+旅游”创造更 多新体验。
“文化+旅游”产品越来越丰富,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新热点。体验文化、増 长见识,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主要出游目的。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成为“旅游+文化”发展的可靠保障,给文化旅游市场带来广岡发展空间。但旅游市场也存 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一些旅蟀产品不是寻求创新融合,而只是打着文化的旗号。我 国目前不缺购买力,缺的是让人入眼入心的产品。
特色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文化+旅游”离不开特色元素、 特色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日前,在第十四届中国(义乌)文交会上公布的100项浙江省优 秀非遗旅游商品,涉及雕刻塑造、金属加工、器具制作、纺染织綺、剪纸刻绘、编织扎制、 陶瓷烧造等13类。其实,国务院在2014年发布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 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出,建设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形象鲜明的特色文化城市, 鼓励各地结合当地文化特色不断推出原创文化产品和服务,积极发展新的艺术样式,推动特 色文化产业发展。
丰富的市场资源需要健康有序的市场运行环境,发展良好的旅游生态。统筹推进文化事 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敘合发展,扩大优质旅游产品供给,是推进“旅游+文化"持续发展 的关键。
(选自马方波《文旅融合,“新”在哪儿?》) 材料二: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 商业化,从而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不能过度商业化”涉及的保护主体非常广,涵括了各种类型的遗产地:既有文物和文 化遺产、历史文化名城和名村,也涉及自然遗产地、自然保护地和国家公园。“让旅游成为 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意味着保护与活化不能简单地提供产品和迎今 受众,而是要凝盖价值阐释传播的原则、标准、路径、方法和产品整体流程。
对此,文旅融合如何做?首先,在文旅融合中,要细分出“文物与旅游融合”并形成传 播体系。文旅融合不能只是将“文” “旅"简单分为买卖两方,也不是每项文化资源都可一 样对待。文物、文化和自然遗产、,历史文化名城诸多资源进入文旅融合环节时,存在着一条 几年来都未被凸显强调的“隐形门槛”,这就.是其价值标准。目前,至少有半数资源已完成 价值提取,也由之成为“金名片”被万众瞩目。细分“文物与旅游融合”并形成传播体系, 就需要认真面对这个“门槛”,而非在“活化”时有意无意地绕过或回避。而“隐形”更多 意味着文旅融合参与者具有文物与遺产价值阐释水平和传播能力。这是一门后发的、通过实 践才能逐步成熟的学问,也是回答“不能过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