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四川省各地部编版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古代诗歌阅读专题(含解析).docx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1页21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四川省各地部编版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古代诗歌阅读专题(含解析).docx
文档介绍:
四川省各地
2020-2021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精选汇编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诗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诗人由华州解职离成都去重庆途中。全诗流露了诗人奔波不遇之情。
14. 下列对古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第一、二句写近景,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
B. 三、四句写远景,诗人借助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等景物抒发内心的情感。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C. 第五、六句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句话可以看出诗人因年老不能胜任这一官职,一心归隐淡泊名利的情感。
D. 古诗最后两句说飘然一生像什么呢?不过是广阔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广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表现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伤感,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15. 诗的后四句是“抒怀”,“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是我们理解诗歌内容主旨的常用方法,所谓“以意逆志”就是以己之意迎受诗人之志而加以钩考,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试运用“知人论事,以意逆志”的方法赏析之。
【答案】14. C 15. (1)颈联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抱负,但长期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他的休官主要不是因为老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2)尾联借景抒情,把自己比作了广阔天空的一只沙鸥,深刻表现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伤感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这句话可以看出诗人因年老不能胜任这一官职,一心归隐淡泊名利的情感”,这句话表述错误。杜甫志向远大,一生想要建立功业,却怀才不遇,志向得不到施展。此时,诗人内心悲愤,正话反说,因为受到排挤才休官,却说成因为年老多病不得不休官,更添一丝无奈和凄楚之情。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情感的能力。
首先我们要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这一年正月,诗人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去世,诗人此刻凄苦无依。因此诗歌当中所见之景,都蕴含诗人之情。此刻的诗人就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接下来所写的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反衬了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
在这种背景下,诗人乘船出行,更加体会到了生活的漂泊无依之感,再加上此时诗人因为受排挤而休官,远大志向得不到施展,却无处诉说,只能归责自己身体又老又病。有点名声,却是因为文章而出名,不是因为建功立业,这一切和他的理想都是相违背的。倍感生活的无奈和失意,因此此时的诗人,就像那辽阔天空飞翔的一只沙鸥,天空越广阔,沙鸥越渺小,越是无所依存。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飘零无依之悲叹。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晋诗,完成下面小题。
拟古(其七)
陶渊明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歌竟长叹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万里无云,春风和畅,在这样的良辰美景中,佳人款款出现。
B. 美好的时令“清夜”里,佳人通宵达旦地酣饮和歌唱。
C. 乐极生悲,欢歌之时,佳人竟然发出长长地叹息,怎么不让人心生悲伤感叹呢?
D. 全诗乐春之意,惜春之情,伤春之感,浑然一体,让人产生深深地慨叹。
15. 本诗主要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①比兴手法。全诗借写景起兴,诗人借美人迟暮的叹息,表明自己对少壮年华白白流逝的感伤。
②先扬后抑。前四句写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并具,极力表现了欢快的情绪,为后面的悲伤慨叹青春易逝、年华难再蓄势。
③虚实结合。首两句实写,美人欢歌畅饮为虚写;“云中月”“叶中华”虚实结合,既写眼前美好春景,又比喻大好青春年华。
④乐景衬哀情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