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攻 练****基础演练
1。注音
修橹( ) 忿怒( ) 距闉( )疲敝( )不虞( )轒辒( )
縻军( ) 轒輼( )器械( )
2、解释词语
(1)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2)故兵不顿而利可全
(3)是谓乱军引胜
(4)不战而屈人之兵
(5) 故上兵伐谋
(6)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
(7)故知胜有五
(1)周到;有缺陷(2)劳顿、疲敝(3)失去(4)使屈服
(5)伐谋:在谋略上攻破敌人
(6)谓:告诉,这里是命令的意思
(7)知胜:预见胜利
3.选择题
(1)下列各组中加线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A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B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C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D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D(A项“全”;B项“屈”;C项“破”,均为使动用法)
(2)下列句子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必以全争于天下 一定要用使敌人举国降服的谋略在天下争胜。
B故上兵伐谋 所以上等兵在谋略上攻破敌人。
C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因此弱小的军队固守硬拼,就会成为强大的军队的俘虏。
D是谓乱军引胜 这就是所谓的扰乱自己的军队,市区可能得到的胜利。
B
4.填空题
(1)本文选自( ),作者( ),即( ),( )人,( )末期( )家。
《孙子兵法新注》,孙武,孙子,齐国人,春秋末期兵家
(2)《谋攻》作者 是( )(朝代)兵家 ( )
春秋末 孙武
5、翻译下列句子
⑴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使敌人举国投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次一等。
⑵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不通过武力就使敌军屈服,才是好中之好。
⑶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所以弱小的军队若要坚持硬拼,就会成为强大军队的俘虏。
(4)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因此百战百胜,并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不战而使敌人降服,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
(5)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了解敌人并且了解自己,每一次作战都不会有危险;
能力提升
(一)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为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