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越国以鄙远 越国:国名
B.且贰于楚也 贰:从属二主
C.唯君图之 图:考虑,谋划
D.失其所与, 不知 知:同“智”
解析:选A。“越国”应解释为“越过晋国”。
2.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类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选D。A项,都是名词作状语。B项,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C项,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D项,①是名词活用作动词,②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3.全部属于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兵理由的一项是( )
①晋国贪得无厌,时时图谋扩张领土
②晋国经常背信弃义,不足依赖,秦不应与之共事
③晋楚两国有相互勾结以排挤秦国之势
④秦晋灭郑,有利于晋,不利于秦
⑤郑国朝秦暮楚必将亡国,只有跟随秦国,郑国才有出路
⑥秦郑交好,有利于秦,不利于晋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⑥
解析:选C。采用排除法做题。文段内容没有涉及楚国,也没有说郑国朝秦暮楚,所以应排除③⑤。
4.下列对文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B.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C.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
D.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
解析:选C。C项“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错。
二、语言运用
5.罗董事长的一位朋友过七十大寿。假定你是董事长的秘书,请代董事长送一副寿联。
上联:室有芝兰春自永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对联讲究严格的对仗,要求结构一致,词性、字数相同,又因为是“寿联”,要求有祝愿、恭贺之意。
答案:人如松柏寿长新
6.请为烛之武写一段颁奖词,不少于1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在国家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