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必修2《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后作业设计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海客谈瀛(yíng)洲 越人语天姥(láo)B.对此欲倒东南倾(qīng)送我至剡(shàn)溪
C.渌(lù)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jī)D.千岩万转(zhuǎn)路不定 熊咆(páo)龙呤殷岩泉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烟涛微茫信难求( ) ②云霞明灭或可睹( )③天姥连天向天横( ) ④势拔五岳掩赤城( )⑤熊咆龙呤殷岩泉( ) ⑥恍惊起而长嗟( )⑦失向来之烟霞( )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对此欲倒东南倾(倒:倒下。) B.栗深林兮惊层巅(栗:使……战栗。)
C.列缺霹雳(列缺:指闪电。列,通裂。)D.忽魂悸以魄动(悸:心惊,心跳。)
4.对下列诗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势拔五岳掩赤城”是说天姥山的山势高过五岳,遮掩了赤城。赤城是南方一座山城的名字。
B.“一夜飞度镜湖月”的意思是一夜之间就飞过了倒映着月影的镜湖。镜湖又名鉴湖,“镜”“鉴”同义。
C.“谢公宿处今尚在”句中“谢公”是指南朝诗人谢灵运,他游天姥山时曾在剡溪地方住宿。
D.“身登青云梯”一句的意思是自己登上了直上云霄的山路。梯,指山路上的石阶。
5.对这首七言古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游历了天姥山之后而写的一首留赠友人的诗歌。
B.这首诗随诗人情感与思绪的变化,句式与节奏也在不断变化。“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四句连用四字句,节奏紧凑,生动描绘出洞天石门打开时的雄伟气势。
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
D.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四年。作者性格傲岸,却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所以在诗中既表现出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思想,又有无力回天的感伤。
二、阅读李白的《谢公亭》,完成练****谢亭①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注释]①谢亭:即谢公亭,在安徽宜城城北,南齐著名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谢眺在此送别过友人。
1.对这首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句因地及事,次句触景生“愁”。同是一个谢公亭,风景也依然如旧,但在此送别友人的谢眺已不可得见,睹物思人,不能不生人事变迁、古今茫茫之慨叹。
B.“客散”、“山空”照应起句“离别”,“青天月”、“碧水流”照应次句的“风景”,借旷远寂静的画面,进一步渲染惆怅的氛围。
C.颈联是实写想象中的情景,借春秋两季景物的不同变化来展现此处的人事沉沦与寂寞,令人于自开自落的荷花和飒飒秋风中的竹声里领略到“风景每生愁”的真切内涵。
D.“今古一相接”,表明诗人与谢眺有着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