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语文部编版《鹊桥仙》同步练习(解析版).doc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36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高一语文部编版《鹊桥仙》同步练习(解析版).doc
文档介绍:
《鹊桥仙》
  一、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法雄字文强,扶风郿人也。雄初仕郡功曹,辟太傅张禹府,举雄高第,除平氏长。善政事,好发擿奸伏,盗贼稀发,吏人畏爱之。南阳太守鲍得上其理状,迁宛陵令。永初三年,海贼张伯路等三千余人,冠赤帻,服绛衣,自称“将军”,寇滨海九郡,杀二千石令长。初,遣侍御史庞雄督兵击之,伯路等乞降,寻复屯聚,党众浸盛。乃遣御史中丞王宗持节发幽、冀诸郡兵,合数万人,乃征雄为青州刺史,与王宗并力讨之。连战破贼,斩首溺死者数百人,余皆奔走,收器械财物甚众。会赦诏到,贼犹以军甲未解,不敢归降。于是王宗召刺史太守共议,皆以为当遂击之。雄曰:“不然。兵,凶器;战,危事。勇不可恃胜不可必贼若乘船浮海深入远岛攻之未易也及有赦令可且罢兵以慰诱其心势必解散然后图之可不战而定也。”宗善其言,即罢兵。贼闻大喜,乃还所略人。而东莱郡兵独来解甲,贼复惊恐,遁走辽东,止海岛上。五年春,乏食,复抄东莱间,雄率郡兵击破之,贼逃还辽东,辽东人李久等共斩平之,于是州界清静。雄每行部,录囚徒,察颜色,多得情伪,长吏不奉法者皆解印绶去。在州四年,迁南郡太守,断狱省少,户口益增。郡滨带江沔,又有云梦薮泽,永初中,多虎狼之暴,前太守赏募张捕,反为所害者甚众。雄乃移书属县曰:“凡虎狼之在山林,犹人民之居城市。古者至化之世,猛兽不扰,皆由恩信宽泽,仁及飞走。太守虽不德,敢忘斯义。其毁坏槛阱,不得妄捕山林。”是后虎害稍息。在郡数岁,岁常丰稔。元初中卒官。
  (选自《后汉书·法雄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勇不可恃/胜不可必/贼若乘船/浮海深入远岛/攻之未易也/及有赦令/可且罢兵/以慰诱/其心势必解散/然后图之/可不战而定也
  B.勇不可恃/胜不可必/贼若乘船浮海/深入远岛/攻之未易也/及有赦令/可且罢兵/以慰诱/其心势必解散/然后图之/可不战而定也
  C.勇不可恃/胜不可必/贼若乘船/浮海深入远岛/攻之未易也/及有赦令/可且罢兵/以慰诱其心/势必解散/然后图之/可不战而定也
  D.勇不可恃/胜不可必/贼若乘船浮海/深入远岛/攻之未易也/及有赦令/可且罢兵/以慰诱其心/势必解散/然后图之/可不战而定也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尤其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能力。从意思来看,“乘船浮海深入远岛
”的主语是“贼”,从结构上来看,“乘船浮海”和“深入远岛”并列,应断成“乘船浮海/深入远岛”,排除A、C两项。“以慰诱其心势必解散”中,如果在“其心”前断开,一则“慰诱”没有了宾语,二则“势必解散”的主语就成了“其心”,搭配不当。实际上,解散的应是贼兵,由此排除B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即表字,是人的别名。字和本名的意思相同或相近,如诸葛亮,字孔明。
  B.太守,汉朝设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隋唐后的刺史、知府也别称太守。
  C.青州,古九州之一。九州一般指扬、荆、豫、青、兖、雍、幽、冀、并,后代指中国。
  D.印绶,印信和系印信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常代指官位。
  【答案】A
  【解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