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45分钟 分值:51分)
一、基础巩固(21分)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C.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解析:选C。A项,受,同“授”;B项,不,同“否”;D项,生,同“性”。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
B.不耻相师 师:老师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道理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闻:懂得
解析:选B。师:动词,学****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B.
C.
D.
解析:选B。B项,“之”,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而”,连词,表顺承关系/连词,表递进关系;C项,“其”,代词,他们/指示代词,那些;D项,“乎”,语气词,呢/介词,在。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⑤年十七,好古文
A.全不相同 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C.全都相同 D.①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解析:选A。“学者”古义为“求学的人”,“传道”古义为“传授道理”,“众人”古义为“一般人”,“小学”古义为“小的方面学****古文”古义为“先秦及秦汉散文”。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君子不齿
A.小学而大遗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C.吾从而师之
D.位卑则足羞
解析:选C。与例句都是名词用作动词。A项,形容词用作名词;B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D项,形容词用作动词。
6.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不拘于时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解析:选A。A项和例句都是判断句;B项是宾语前置句;C项是被动句;D项是定语后置句。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3分)
(1)是故无贵无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之所存也。
(2)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答案:(1)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2)授之书而****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3)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二、阅读提升(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
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