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苏教版必修3精练精析:第1专题 肖邦故园(苏教版必修3).zip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语文 苏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9页1.66 M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www.jb1000.com
www.jb1000.com
www.jb1000.com
www.jb1000.com
www.jb1000.com
www.jb1000.com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www.jb1000.com
第一专题 肖邦故园
【学业达标评价】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4题。
1. 第①段中写“这瘠薄的土地,这平原小道和麦草覆盖的屋顶”,有什么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散文中,景物的描写都是为表现文章主题服务的,要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首先应联系肖邦的音乐创作和他的爱国情怀,“瘠薄的土地”“平原小道”“麦草覆盖的屋顶”都体现出“简朴”“清寒”的特点,这正体现了肖邦音乐的特色,同时也和下文构成对比,以突出肖邦音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为了说明肖邦故园所在地朴素的特点,同时使其与“肖邦音乐所赐予我们的无限财富和充分享受”形成对比,表现肖邦音乐的价值。
2.第③段描写的热那佐瓦沃拉四季景色之美有什么共同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朴素、淡雅;持久、深沉。
3.第④段中“这片土地的景色正是肖邦音乐最理想的序曲”,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肖邦的音乐与这片土地有着共同的色调,是这片土地滋养了肖邦音乐中的乡土情结。
4.肖邦临终前的最后一组玛祖卡曲为什么会跟乡村的质朴“相距甚远”但又与那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异国的生活、坎坷的经历所产生的万种离情、一怀愁绪净化了儿时之国的画面,但在肖邦生命的末日,故乡的朦胧景色又回到了他的心中,对那片土地的情感也就熔铸进他的音乐中。
二、阅读课文“我们带着惊讶和柔情”至结尾,完成5~7题。
5.文中多处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以音乐来比喻景色,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肖邦的音乐受过故园风物的滋养,故园的风物中有音乐的余韵。
6.写秋天的一段,结尾说:“我们开始理解那个客死远方巴黎的人的深沉的郁闷”,“我们”理解的那个人郁闷的原因是什么?21世纪教育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