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7 苏教版必修1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 A项,前一个“出”是“超出”,后一个“出”是“出自”、“产生”的意思;B项,前一个“惑”是疑惑,后一个“惑”是“糊涂”;C项****均为“学****D项,前一个“道”是“道理”,后一个“道”是“风尚”。
【答案】 C
2.对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解析】 ①②两个“师”都是名词用作动词,“从师”;③副词,表推测,“大概、恐怕”;④代词,指士大夫之族。
【答案】 D
3.下列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用心一也
C.吾从而师之 D.闻道有先后
【解析】 A项,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B项,用心:古义,两个词,“用”译作“因为”,“心”是“心思”/今义,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怀着某种念头。C项,从而:古义,跟从、而且/今义,是一个连词。
【答案】 D
★4.(对应本课“重难突破”第4题)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蹑足行伍之间 B.师不必贤于弟子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何陋之有
【解析】 A项,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B项,介词结构后置句;C项,判断句;D项,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
【答案】 D
5.填空题。
(1)韩愈,字________,世称________,卒谥“________”,作品集有《昌黎先生集》。他是唐代“________”的倡导者,后人称之为“文起八代之衰”,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余七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课文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 老师的职能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择师的标准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得出了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退之/韩昌黎/文/古文运动/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③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