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检测1 苏教版必修1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峥嵘(rónɡ) 遒劲(qiú)
磕绊(kē) 引吭高歌(hánɡ)
B.浪遏(è) 惆怅(chànɡ)
百舸(ɡě) 自艾自怜(āi)
C.晨曦(xī) 恪守(ɡè)
纤巧(xiān) 面面相觑(qù)
D.颤抖(zhàn) 乖僻(pì)
蛮横(hènɡ) 瞠目结舌(chēnɡ)
【解析】 B项,自艾自怜(yì);C项,恪守(kè);D项,颤抖(chàn)。
【答案】 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迷惘 百无聊赖 翱游 入不敷出
B.干瘪 汗流夹背 炫耀 鬼迷心窍
C.藐视 絮絮叨叨 急躁 废寝忘食
D.菲薄 痴心妄想 沉缅 惊惶失措
【解析】 A项,翱游——遨游;B项,汗流夹背——汗流浃背;D项,沉缅——沉湎。
【答案】 C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在选择自己的职业时,有的人既想当医生,又想当教师,总是见异思迁。
B.他指出,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等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曾把森林砍光,结果使这些地区变成了不毛之地。
C.成绩暂时领先的同学,不应该妄自菲薄,而应当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D.红旗中学虽然建校不久,缺乏教学管理经验,但可以向第三中学学****可以在亦步亦趋的基础上,渐渐走出自己的路来。
【解析】 A项,不合语境。见异思迁: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而语境之中并无“异”可见。B项,不毛之地: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C项,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用在此处与语境义相反。D项,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
【答案】 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父母与子女能否消灭代沟,关键是父母要能够对下一代有更深的了解与同情,在思想上不至于老旧得太追不上孩子的时代。
B.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C.马克思以自己十七岁的年纪向社会发出了自己浩大的职业理想宣告,在与伟人的对话中,我们应该尝试着考虑自己一生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D.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伟大人物,也曾为人类牺牲了自己——但又有谁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这类教诲了呢?
【解析】 A项,一面和两面搭配不当;B项,搭配不当,介词短语“在……中”不搭配,应改为“从……中”;D项,否定失当,不合逻辑。
【答案】 C
5.把下列几个句子组成上下衔接,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
②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
③故有“秋老虎”之说
④“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就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
⑤被称为“多事之秋”
⑥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