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山川颂落实应用板块试题 苏教版必修3
(时间:40分钟 分值:50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盎然(ànɡ) 铿锵(kēnɡ) 脸颊(jiá) 飞流急湍(chuǎi)
B.涟漪(yǐ) 踮脚(diǎn) 颓然(tuí) 蒙混过关(ménɡ)
C.尽管(jǐn) 湖泊(bó) 无垠(yín) 古墓荒冢(zhǒnɡ)
D.烧灼(zhuó) 吟哦(é) 汲水(jí) 鲜为人知(xiǎn)
解析:A项,“湍”应读tuān;B项,“漪”应读yī;C项,“泊”应读pō。
答案: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蔚蓝 遐思 嵯峨 振耳欲聋
B.障碍 掳掠 斑澜 集思广益
C.讥诮 瑕疵 馨香 茫若无涯
D.瞭望 蜿蜒 苍桑 一泄千里
解析: A项振—震;B项澜—斓;D项苍—沧,泄—泻。
答案:C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我不仅爱祖国的山河大地,就是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瓦,也感到亲切,值得我留恋和________。
(2)面对着巨流滚滚的扬子江,我想起了它的发展的________。
(3)流水一去是决不回来了,但有时也会化作一两片羽云________故乡。
A.抚摸 过程 瞭望 B.抚摸 历程 远望
C.爱抚 历程 瞭望 D.爱抚 过程 远望
解析: A项“抚摸”指摸,“爱抚”指疼爱、抚慰;“历程”指经历的过程,多用于“战斗的历程”,“过程”指事情进行或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瞭望”指登高远望,“远望”指向远处探看,“瞭望”比“远望”意义丰富。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2012年5月19日,俄罗斯阿尔汉格尔斯克发生火灾,9个木质房屋被烧毁,造成300人无家可归,其状之惨,令人叹为观止
B.南京牛首山天工造化,自然景色极佳。阳春三月,茂林修竹,桃花争艳;黄昏时分,暮色苍茫,云蒸霞蔚,“牛首烟岗”,令人沉醉。
C.瘦西湖作为一座“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湖上园林,融南方之秀、北方之雄于一体,风韵独具,秀色可餐。
D.9月16日中午12时,为期三个半月的东海伏季休渔期结束。浙江温州渔船在边防、渔政执法船的领航下,浩浩荡荡开赴东海作业。
解析: “叹为观止”是褒义词,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用在这里形容“惨状”不符合语境。
答案:A
5.下列句子语义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大自然季节的变换,催促着新生事物的力量。
B.细雨如烟,桥上有人不时打着雨伞走过。
C.我没有到过龙门壶口,没有看到过雁荡龙湫,所以看到过黄果树的瀑布和许多偏僻地方的大瀑布。
D.生平到过不少的名山大川,但在我脑海里印象最深的还是家乡门前的小溪。
解析: A项“催促”和后面的“力量”不搭配,将“力量”改为“成长”。B项语序不当,应将“不时”和“有人”调换;C项强加因果关系,应将“所以”改为“却”。
答案:D
二、类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听 松
熊召政
(1)今天,我又想去泰山极顶,去华山、黄山、庐山,或者武夷山、井冈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