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
课内巩固
1.给加点字注音。
移其粟( ) 弃甲曳兵( ) 数罟( )( )
鸡豚狗彘之畜( )( )( ) 庠序( ) 孝悌( )
饿莩( ) 洿池( )
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B.数罟不入洿池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两项是 ( )
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E.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4.下列四句中的“请”与“请问贵姓”的“请”用法相用的两项是 ( )
A.王好战,请以战喻 B.曹刿请见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夫颛臾,者先王以为东蒙王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6.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用作连词的一项是( ),用作介词而又处于相同句式当中的两项是( )
A.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B.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C.王好战,请以战喻 D.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E.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F.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G.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7.下面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季节)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种植)
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教悌之义(秩序;敬爱兄长) D.谷不可胜食(泛指粮食)
课外提升
阅读下文完成8—11题。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yòu天子诸候养禽兽的地方)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圃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文王之圃方七十里,刍荛者(这里指割草打柴的人)往焉,雉兔者(这里指猎人)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国都之外百里为邻,郊外有关)之内,有圃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方 (2)诸
(3)犹 (4)之
(5)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