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李将军列传
本文在本册书里是很特殊的一篇,这不仅是因为它成功地塑造了李广这位富有传奇、悲剧双重色彩的一代名将形象,更在于司马迁与李广有着特殊的关系。司马迁正是替李广之孙李陵讲公道话而获宫刑的。对于这位与他自己同时代,又是自己非常景仰的英雄,如何写才能既抒发出自己的感情,又遵守史学家的品德,这正是本文学****之处。
具体说来,除要继续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外,要好好体会李广身上的悲剧意味,深入认识其悲剧根源,还要体会司马迁在文中抒发的一唱三叹之情,品鉴塑造李广形象的艺术手法。
司马迁写传记,每篇都有主线。读此文,一定要抓住李广的“战”“射”与“不遇时”的叙述主线。
一、人物名片
李广,西汉名将,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善骑射,是一名英勇善战、智勇双全的英雄。然而他一生坎坷,终生未得封爵。元狩四年(前119),随大将军卫青征伐匈奴,以失道被责,***。前后与匈奴作战大小七十余次,常常以少胜多,险中取胜,以至匈奴人闻名丧胆,称之为“飞将军”。生活中他先人后己的品格,使士兵都甘愿在他的麾下,甘愿为他去死。
二、文体知识
传·列传
汉代称儒家的“六艺”,即《礼》《乐》《书》《诗》《易》《春秋》为经,解说经书的著作都称为“传”。“太史公曰:《传》曰……”中的“《传》”是指《论语》。因为《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后人所记,不是孔子亲笔著述,所以也称为传。
列传,中国纪传体史书体裁之一。司马迁撰《史记》时首创,为以后历代纪传体史书所沿用。其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有单传、合传、类传等。单传是一人一传,如《魏公子列传》《淮阴侯列传》等。合传是记载二人及二人以上的,如《管晏列传》《屈原贾生列传》等。类传是以类相从,把同一类人物的活动,归到一传内,如《滑稽列传》《刺客列传》等。司马迁把当时我国四周少数民族的历史情况也用类传的形式记载下来,如《匈奴列传》《朝鲜列传》等,为研究古代少数民族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三、文化常识
刀笔吏
刀笔吏,指宫廷或衙门的文职官吏。在春秋战国时期,正式的书都写在竹简或木简上,一旦书写错误需要修改时,人们就用一种称为“削”的青铜利器削去一层重写,这叫“刊”,所以古时候的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刀笔并用。所以历代文职官员被称为
“刀笔吏”。
1.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及其本字。
(1)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
尝同常
(2)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陈同阵
(3)军亡导,或失道
或同惑
(4)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
幕同漠
(5)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
悛同恂
(6)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
莫同幕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广家世世受射:学****射法
(2)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破关
(3)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天刚亮时
(4)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何况
(5)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运气不好
(6)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事情的委曲详情
(7)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束发
(8)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质朴的乡里人
(9)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没多久
(10)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听审受质
3.解释下列多义词。
(1)从
(2)当
(3)即
(4)谕
(5)居
(6)竟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广暂腾而上胡儿马
B.鞭马南驰数十里
C.汉下广吏
D.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
答案 D
解析 D项为名词活用作状语,其余三项为名词活用作动词。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是必射雕者也:判断句
(2)广即请霸陵尉与俱:省略句
(3)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被动句
6.翻译下列句子。
(1)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译文:那些匈奴兵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来表示不逃,这样就使他们更坚信我们是诱敌的骑兵。
(2)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
译文:他那忠实的心,确实已使一般士大夫感动和信任。
7.名句默写。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2)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卢纶《塞下曲》)
(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篇》)
(4)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eq \f( 怪 之, 不敢击。 夜半时, 胡兵 亦以为汉,们始终觉得奇怪,不敢进攻。到了半夜,匈奴兵们又认为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