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导学案+同步检测:第10课 管仲列传(2份打包).zip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语文 苏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12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第10课 管仲列传
《史记·管晏列传》是春秋时代齐国政治家管仲、晏婴两人的合传。本文节选了管仲部分。它与其他传记相比较,较为奇特。它不是全面系统地记述管仲一生的主要政绩,而是写了他一生的两件事,一是与鲍叔牙的交往,二是治齐的政绩。材料集中,篇幅较小,结构严谨。学****本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理解文中两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光要读懂管仲,更要读出管仲背后的鲍叔牙,从而认识二人之间相知相亲的真挚友谊。认识到鲍叔牙知贤、荐贤、让贤的美德。要读出司马迁在管仲这个成功人士身上寄托的感情。
2.语言学****既要注意丰富的句式,又要翻译重要语句。
3.文中第二段是文章重点,文字感人,最好熟读成诵。
一、人物名片
管仲(约前723或前716~前645),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名夷吾,字仲,史称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鲍叔牙力荐,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进行改革,使齐国日益富强,国力大增。他以“尊王攘夷”为号召,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被称为“春秋第一相”。齐桓公尊称管仲为“仲父”。梁启超誉之为“中国之最大的政治家”、“学术思想界一巨子”。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
二、文化常识
成语中的朋友之交
人不可以没有朋友,孔子曾经说过:“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僻、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古人对朋友有许多特殊的称谓。
1.管鲍之交: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2.半面之交、一面之交:指只见过一面的人,形容相交的时间极短。
3.布衣之交:以布衣身份相交往的朋友,指贫贱之交,也可指显贵者与没有官职的人的交往。
4.金兰之交、八拜之交:指异性结拜的兄弟姐妹。
5.莫逆之交:情投意合的朋友。
6.总角之交:童年就很要好的朋友。
7.忘年之交:不拘年岁辈分的差异而结交的朋友。
8.君子之交:从道义上相互支持而结成的朋友。
9.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10.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少时常与鲍叔牙游:交游,交往
(2)管仲贫困,常欺鲍叔:这里指“占便宜”
(3)一匡天下:使……得以匡正
(4)上服度则六亲固:遵循
(5)俗之所否,因而去之:舍弃,去除
(6)慎权衡:指谨慎地对待得失利弊的选择
(7)将顺其美:扶持
(8)召忽死之:为……而死
2.解释下列多义词。
(1)称
(2)与
(3)实
(4)岂
3.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加以归类。(只填序号)
①九合诸侯 ②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③管仲既任政相齐 ④富国强兵 ⑤贵轻重 ⑥管仲因而信之 ⑦然孔子小之 ⑧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1)使动用法:①④⑥
(2)意动用法:②⑤⑦
(3)名词活用作动词:③
(4)形容词用作名词:⑧
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公子纠死,管仲囚焉:被动句
(2)管仲既用:被动句
(3)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被动句
(4)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判断句
(5)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判断句
(6)管仲既用,任政于齐:介宾后置句
(7)岂管仲之谓乎:宾语前置句
(8)分财利多自与:宾语前置句
(9)不以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