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性思维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有多向思维、侧向思维、反向思维。
多向思维要求从尽可能多的方面来考虑同一问题,即发挥思维的活力,使思维不要局限于一种模式、一个方面。要学会对同一问题、同一素材、同一题目、同一体裁的不同处理,或者是角度的不同、立意的不同,或者是构思的不同、手法的不同等。
侧向思维是要求把自己的研究领域与别的领域交叉起来,并从别的领域取得思想上的启发,用来解决本领域内问题的思维方式。在写作上,就是不同领域不同思路交汇,在交汇处获得新的观点,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反向思维就是从相反方向来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反向思维之于写作,即古人所谓的“翻案法”。客观对象的两面性,为反向思维开拓了广阔的领域。但是我们在求异的同时,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二、寻找新颖而又有针对性的最佳立论角度
1.立论的切口要小。立论要把握从小的角度论证,抓住论证的重点,使论述对象由“面”到“线”或“点”。经过“从小处着手”的处理,论点的范围缩小了,题目也由宽变窄,易于深刻论证;由泛题变实题,易于使用材料;由大题变小题,易于全面论证;由繁题变简题,易于多角度论证。总之,立论角度小,可以用最少的笔墨深刻地论证论点。
2.立论要符合实际。立论要符合客观实际,要保证观点的正确,不能出现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相违背的方面,即使是逆向思维,表达的观点也要让大多数人接受,并能自圆其说。立论不能惊世骇俗、故意语出惊人,观点出现偏颇,要保证论点的正确和材料使用的正确性。
3.立论要新颖别致。立论追求新颖,是对客观生活的升华,而不是脱离真的标新立异;是解决问题的新见解,而不能片面追求独树一帜;主要对材料的新颖看法,而不是为作者阐明“独见”。立论的新颖别致有多种多样的表现,求新的途径也各不相同。主要有:角度新、思想新、境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