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4 《聊斋志异》 香玉 王六郎
一、夯基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朝暾(tūn) 豇豆(jiāng)
冠名(guàn) 贻笑大方(yí)
B.谶语(jì) 祗候(zhī)
啁啾(jiū) 接踵而至(zhǒng)
C.创痏(yǒu) 俾使(bǐ)
款洽(qià) 悒悒不乐(yì)21世纪教育网
D.恸哭(tòng) 觇视(chān)
砍斫(zhuó) 扺掌而谈(dǐ)
解析:B项,“谶”应读“chèn”;C项,“痏”应读“wěi”;D项,“扺”应读“zhǐ”。
答案: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联袂 狎昵 无耻滥言 得陇望蜀
B.貂帽 腆物 侧隐之心 璀璨似锦
C.嗜好 编篡 摇摇欲坠 扬手掷足
D.灌溉 桥拱 徇情枉法 脍炙人口
解析:A项,滥—谰;B项,侧—恻;C项,篡—纂。
答案:D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胶州黄生,舍读其中(住处)
乞早见示,仆将抱植家中(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B.归后,以金遗道士(赠送)
明日,许货鱼,益沽酒(卖)[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此我生期,非死期也,何哀为(句末语气词,呢)
祖送出村(古人出行前祭祀路神)
D.愀然曰:“妾有大难!”(忧郁、凄切的样子)
俾香玉复降宫中(使)21世纪教育网
解析:“舍”,安排住宿。
答案:A
4.与例句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生怪之
A.子舆之归家 B.风行露宿
C.朝服衣冠 D.许亦异之
解析:例句与D项加点的字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A、C两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B项为名词用作状语。
答案:D[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2012·北京高考)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音输入、太阳能供电,具有高雅、时尚、方便、环保的功能和作用。
B.依据欧洲银行已完成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各国接受测试的91家大小银行,只有7家未能符合规定的6%的一级资本比率。
C.老北京四合院处于皇城天子脚下,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在形制、格局方面难免会有些千篇一律,显得呆板而缺乏创意。
D.大型情景音舞诗画《天安门》,一开场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出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搭配不当,“高雅、时尚、方便”不属于“功能和作用”。B项,句式杂糅,“依据……结果”或“……结果显示”,保留一个即可。D项,成分残缺,“营造”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跑来”后加“效果”。
答案:C
二、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顷,帘动,片纸抛落。拾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