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拓展作业 第6课 琵琶行并序 Word版含解析.zip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4页12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6 琵琶行并序
一、积累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迁谪/牵挂 商贾/辜负 赠送/铮铮然
B.漂沦/***纶 憔悴/渔樵 英俊/九江郡
C.衣裳/霓裳 幽咽/呜咽 行伍/琵琶行
D.船舷/管弦 真谛/啼血 鱼虾/虾蟆陵
答案:B
解析:A项,分别读qiān/qiān,gǔ/gū,zèng/zhēng;B项,分别读lún/lún,qiáo/qiáo,jùn/jùn;C项,分别读shɑng/cháng,yè/yè,háng/xíng;D项,分别读xián/xián,dì/tí,xiā/há。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等闲”与“秋月春风等闲度”中的“等闲”一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C.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D.不可等闲视之
答案:B
解析:B项与题干中的“等闲”是“白白地”“随随便便”的意思;A、C、D三项的“等闲”都为“平常”“普通”的意思。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使快弹数曲     ②一曲红绡不知数
B.②千呼万唤始出来 ②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C.①轻拢慢捻抹复挑 ②商人重利轻别离
D.①满座重闻皆掩泣 ②座中泣下谁最多
答案:B
解析:B项,“始”都是副词,才。A项,“数”,①数词,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②名词,数量。C项,“轻”,①形容词,轻轻地;②动词,轻视。D项,“泣”,①动词,哭泣;②名词,眼泪。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与歌、引、谣、吟、曲无严格区别。这种体裁的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和杂言的古体。
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曾官至太子少傅,又称白太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有《白氏长庆集》。
C.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有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长篇抒情诗《长恨歌》《琵琶行》,还有七律《钱塘湖春行》等。
D.白居易的诗歌,不单《赋得古原草送别》人人皆知,他的《长恨歌》《琵琶行》也众口传唱,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之说。
答案:C
解析:C项,《长恨歌》《琵琶行》是长篇叙事诗。
二、阅读鉴赏(20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5~10题。
夜 筝
[唐]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5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中“紫袖”“红弦”,分别代指弹筝人与筝,暗示了弹筝女子形象的美好,“明月”交代了听筝的环境。
B.次句写到弹筝,连用了两个“自”字,表现了女子的处境孤单,也写出她全神贯注于筝乐的神态。
C.三、四两句采用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写法,写筝声传达出的情感和感人效果,含蓄蕴藉,给人以遐想。
D.这首诗在写景上与《琵琶行》相似,都写到了月亮,采用了“哀景哀情”的正衬手法,借景物传达情思。
答案:D
解析:D项理解错误,虽然两首诗都写到了“月亮”,但这首诗不是正衬,而是反衬,是“乐景哀情”。
6诗人集中笔力写出“弦凝指咽声停处”这样一个无声的时刻有什么好处?它化用了《琵琶行并序》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