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拓展作业 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Word版含解析.zip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3页1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三单元
8 寡人之于国也
一、积累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纰缪/未雨绸缪间距/间不容发税率/为人坦率
B.下载/载歌载舞 偏裨/无裨于事 稽首/无稽之谈
C.洁癖/穷乡僻壤 拙劣/茁壮成长 绚烂/徇私舞弊
D.偌大/一诺千金 募捐/蓦然回首 剽悍/虚无缥缈
答案:C
解析:A项,分别读miù/móu,jiān/jiān,lǜ/shuài;B项,分别读zài/zài,pí/bì,qǐ/jī;C项,分别读pǐ/pì,zhuō/zhuó,xuàn/xùn;D项,分别读ruò/nuò,mù/mò,piāo/piāo。
2下列加点的“也”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谷不可胜食也
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B.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答案:C
解析:A项中“也”表句中停顿,B项中“也”表疑问,D项中“也”表判断。C项和例句中的“也”均表肯定。
3下列语句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B.王好战,请以战喻
C.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D.申之以孝悌之义
答案:B
解析:A、C、D三项都是介词结构后置句;B项也有介词结构,但没有后置。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的解释,分类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王好战,请以战喻 ②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③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⑤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A.①③⑤/②/④    B.①②③⑤/④
C.①③⑤/②④ D.①⑤/②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③⑤介词,用,凭;②介词,按照;④介词,因为。
二、阅读鉴赏(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孟子见梁惠王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梁惠王上》)
5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何必曰利      必:必然。
B.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有以:有什么办法。
C.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弑:杀害。
D.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遗:丢弃。
答案:A
解析:A项,“必”的意思是“一定”。
6下列对原文有关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孟子拜见梁惠王时,梁惠王直言所谈之利,并不完全是一己私利,这从“利吾国”中可以看出。
B.孟子回答的“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及时抓住梁惠王的话题,说之以“仁义”之利。
C.正是因为梁惠王怀有谋利之心,孟子才说以“仁义”之大利,用来消除梁惠王所贪图的眼前之小利。
D.孟子认为,讲“仁义”的人不会抛弃父母,不会不顾念自己的君王,因此,“仁义”足以立国。
答案:A
解析:A项说法不当,虽然梁惠王说的是“利吾国”,但这不能证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