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测评:第2单元 学业分层测评 (含答案).zip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224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学业分层测评(七) 李清照词两首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薄雾浓云愁永昼(漫长的白天)
②有暗香盈袖(充满)
③莫道不***(极度的欢乐)
④凄凄惨惨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
⑤憔悴损(损害)
⑥独自怎生得黑(怎么、怎样)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①②⑥
【解析】 ③“***”的意思为“极度悲伤”;⑤“损”的意思相当于“煞”。排除③⑤便可得出答案。
【答案】  D
2.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B.却是旧时相识
C.这次第
D.怎一个愁字了得
【解析】 A项,“将息”古义指“调养,保养”,今义指“将要熄灭”。C项,“次第”古义指“情况,光景”,今义指“次序”“一个挨一个地”。D项,“了得”古义指“囊括得了”,今义指“用在惊讶、反诘或责备等语气的句子末尾,表示情况严重,无法收拾”;“不平常,很突出”。
【答案】  B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②用葫芦做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
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
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
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
A.⑥②③⑤④① B.⑥①④②③⑤
C.⑤③④①⑥② D.③⑤④⑥①②
【解析】 题目提供的句子,明显是一个总领句。剩下的六个句子存在着较为严密的逻辑关系:③葫芦是果实,⑤葫芦的形状,④成熟后可做容器,⑥使用这种容器的历史悠久,①引用典籍印证这种说法。②是一个总结句。
【答案】  D
4.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半夜凉初透。
(2)莫道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雁过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 ,________。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答案】  (1)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  (2)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
点绛唇
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祇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5.有人认为“愁”字是本词的“词眼”,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词眼的理解。词眼是全词精神集中表现的地方。这首词集中表现的正是词人的“愁”。
【答案】  同意。全词由写寂寞之愁,到写伤春之愁,到写伤别之愁,到写盼归之愁,层层深入地写出了女子心中的万千浓愁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