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学案+同步精练:2.7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2份打包).zip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6页97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也”出自《孟子·告子上》中“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一句,意思是说,仁义礼智,不是从外部强加给我们的,我们心中本来就拥有这些,只是不用心去思考、领悟罢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孟子认为,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是仁、义、礼、智的发端。只要用心追求,扩充这四端,就能得到仁、义、礼、智,否则就会失去仁、义、礼、智,即“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
2.把握孟子的“四端”说,理解“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的真正内涵,增强追求和培养仁、义、礼、智四种美德的自觉性。
3.学****孟子运用比喻和对比说理的方法。
1.字音字形
①怵惕(chù)   ②恻隐(cè)   ③铄(shuò)
④荑稗(tí bài) ⑤孺子(rú) ⑥强恕(qiǎnɡ)
2.通假举要
①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内”同“纳”,“内交”即“结交”;“要”通“徼”(yāo),求取
②若火之始然:“然”同“燃”,燃烧
3.实词类举
(1)常见实词
①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残害
②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发端,萌芽
③知皆扩而充之矣:发扬光大,充实
④舜明于庶物:明晓,懂得
⑤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反省
⑥旷安宅而弗居:空,使空闲
⑦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竭力,尽力
⑧舍正路而不由:随顺,顺着
(2)一词多义
①忍
②谓
③存
④辞
⑤备
(3)词类活用
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成熟
(4)古今异义
①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古义:萌芽,发端。
今义:(东西的)头。
②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古义:残害。
今义:偷东西的人。
③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古义:丢弃。
今义:到、往。
④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古义:做,推行。
今义:走;可以;能干。
⑤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古义:反省。
今义:跟“正”相对。
4.常见虚词
①于
②是
③而
④然
5.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②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③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④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2)介宾短语后置句
①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②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3)定语后置句
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6.名言名句
(1)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2)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4)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1.选文主旨
本课所录选文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孟子的“四端”学说。孟子主张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地将自己本身固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进行扩充放大使之成为仁、义、礼、智,而将这“四心”扩充放大成为仁、义、礼、智的最好办法就是“反身而诚”,“强恕而行”,不言放弃。
2.句段赏析
(1)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赏析 孟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