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测评(五)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来源:学科网ZXXK]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赂秦(lù) 暴霜露(bào)
洎(jì) 尚飨(xiǎnɡ)
B.仇雠(chóu) 沾襟(zhān)
子嗣(sì) 怙恶不悛(hù)
C.万乘(chénɡ) 筼筜(yún dānɡ)
蜩腹(tiáo) 反间计(jiàn)
D.桎梏(kù) 主谳者(yàn)
日晷(ɡuǐ) 缣素(jiān)
解析:A项暴pù;C项乘shènɡ;D项梏ɡù。
答案:B[来源:学*科*网]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暴秦之欲无厌 厌:满足
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招致
C.而临事忽焉丧之 丧:死亡
D.而读书者与之 与:赞同
解析:C项丧:亡失。
答案:C
3.比较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汝殁以六月二日 ②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③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④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解析:①在,②用来;③被,④成为。
答案:C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C.将成家而致汝
D.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解析:A项,故事,古义:先例;今义:①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②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B项,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用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C项,成家,古义:安家;今义:结婚,多指男子。
答案:D
二、文言文阅读(22分)
(2012·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2分)
与荆南乐秀才书
[宋]欧阳修[来源:学科网ZXXK]
修顿首白秀才足下。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又辱以所业一编,先之启事,及门而贽。田秀才西来,辱书;其后予家奴自府还县,比又辱书。仆有罪之人,人所共弃,而足下见礼如此,何以当之?当之未暇答,宜遂绝,而再辱书;再而未答,益宜绝,而又
辱之。何其勤之甚也!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盖足下力学好问,急于自为谋而然也。然蒙索仆所为文字者,此似有所过听也。
仆少从进士举于有司,学为诗赋,以备程试,凡三举而得第。与士君子相识者多,故往往能道仆名字,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或过称其文字。故使足下闻仆虚名,而欲见其所为者,由此也。
仆少孤贫,贪禄仕以养亲,不暇就师穷经,以学圣人之遗业。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然有司过采,屡以先多士。及得第已来,自以前所为不足以称有司之举而当长者之知,始大改其为,庶几有立。然言出而罪至,学成而身辱,为彼则获誉,为此则受祸,此明效也。
夫时文虽曰浮巧,然其为功,亦不易也。仆天姿不好而强为之,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先辈①少年志盛,方欲取荣誉于世,则莫若顺时。天圣中,天子下诏书,敕学者去浮华,其后风俗大变。今时之士大夫所为,彬彬有两汉之风矣。先辈往学之,非徒足以顺时取誉而已,如其至之,是直齐肩于两汉之士也。若仆者,其前所为既不足学,其后所为慎不可学,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为此也。
在《易》之《困》曰:“有言不信。”谓夫人方困时,其言不为人所信也。今可谓困矣,安足为足下所取信哉?辱书既多且切,不敢不答。幸察。
[注] ①先辈:对乐秀才的尊称。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及门而贽 贽:拿着礼物求见
B.而又辱之 辱:辜负
C.或过称其文字 过称:过分称赞
D.不暇就师穷经 就:跟从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辱”谦辞,“承蒙”。
答案:B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的能力。A项两个“以”皆为介词,“因为”。B项前一个“而”为连词,表承接;后一个也为连词,但表转折。C项第一个“其”为代词;后一个为语气副词,表婉商语气,相当于“还是”。D项第一个“所”与前面的“为”构成“……为……所……”句式,表被动;后一个与动词连用,构成名词性短语。
答案:A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