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高一语文必修三课后同步练习:第5课 杜甫诗三首(含答案).zip


高中 高一 上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7页10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文档介绍:
第5课 杜甫诗三首
——一代诗圣的夔州之作
一、语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萧森(xiāo) 暮砧(zhēn) 塞上(sài) 秋兴八首(xìnɡ)
B.妃嫔(fēi) 朔漠(sù) 青冢(zhǒnɡ) 群山万壑(hè)
C.单于(chán) 潦倒(liáo) 凋伤(diāo) 省识(xǐnɡ)
D.霜鬓(bìn) 渚清(zhū) 环珮(pèi) 孤舟一系(xì)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
A.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B.一去紫台连溯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
D.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B.
C.
D.
4.下列诗句的节拍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B.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C.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百年多病独登台
B.万里悲秋常作客
C.一去紫台连朔漠
D.分明怨恨曲中论
6.下列诗句,从修辞手法看,不是对偶的一项是 (  )
A.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B.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C.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D.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课所选三首诗都是写于杜甫在夔州居住的两年中,都是律诗,显示出诗人非凡的艺术功力,表现出沉实高华的特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秋兴八首》(其一)写于大历元年,这组诗共八首,是在安史之乱结束,国家仍然
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
C.《咏怀古迹》是组诗,共五首,这里选的是第三首,作者借王昭君的事迹,抒发了自己的思念故乡的情怀。
D.《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的重阳节,诗人登高望远,抒发自己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之情。21教育网
8.名句填空。
(1)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___。[《秋兴八首》(其一)]
(2)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咏怀古迹》(其三)]
(3)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登高》)
《咏怀古迹》(其三)中诗人咏叹王昭君的不幸,其实也是在感叹自己的不幸,抒发自己的怨愤。从写作背景可知,作者约在十年前因上疏救房琯触怒唐肃宗而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昭君有国色之貌,而不为汉元帝所识;自己尽忠进谏,反遭贬谪。正是两人相同的遭遇,使诗人借咏昭君之怨,而浇自己胸中之块垒。
就抒情方式而言,古诗中的抒情有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古讽今等,所写内容的不同往往体现不同的抒情方式。
二、一法一练——古诗中的抒情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