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 故都的秋练****新人教版必修2
一、课内双基
1.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近日,在男乒世界杯决赛中,张继科由于夺冠后过于激动,以致踢坏了广告牌,遭到了国际乒联的处罚。对张继科的这种行为,媒体和网民纷纷指摘。虽然他的这种行为不能被容忍,但运动员参赛时,只要守住底线,张扬、创意的个性表达也无可厚非。让我们给张继科一些信任,对此事大而化之,选择宽容和谅解吧!
A.以致 B.指摘
C.无可厚非 D.大而化之
【答案】 D(大而化之,原指使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现常用来表示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
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既要倡导学以资政、学以经世,更要倡导学以益智、学以修身,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并以此来把握读书方向,增强读书动力。
B.中国需要与美国发展友好关系,以确保吸引美国的投资、继续进入美国市场、得到美国的科学技术以及与美国的大学进行学术交流,而美国也没有必要将中国塑造成一个敌人。
C.开始阶段,由于对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自然环境认识不清,导致了部分搜救队员一度迷失在层峦叠嶂之中,劳而无果。
D.美国德州大学的科研人员已经成功研制出一种能让物体在微波下隐身的超薄材料,这让人类离拥有隐身衣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答案】 D(A.语序不当,“既”和“更”后边的内容互换。B.“继续进入美国市场”前缺主语。C.全句缺主语。)
3.第3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对这样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两种声音的描写,巧妙地告诉读者,北国的秋天有“清”“静”“悲凉”的一面,也有生机勃勃的一面。
B.两种声音的描写,其实没有什么可探究的,就是写实而已,这两种声音那时那地确实有。
C.两种声音的描写,很好地写出了北国秋天景色的多样性,不然,就显得单调而乏味。
D.两种声音的描写,以声写静,更能让读者感受到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
【答案】 D
4.下列句中“像”字表比喻的一项是( )
A.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B.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C.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D.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答案】 C(根据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判断。)
5.选出对下面语句分析最准确的一项( )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A.作者用白描式的语言,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上,把槐树的特征明白如话地描绘了出来,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B.作者采用比喻的修辞格,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上,把槐树的特征明白如话地描绘了出来。
C.作者采用白描的手法,从听觉、视觉、触觉、味觉上,把槐树的特征明白如话地描绘了出来,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D.作者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从听觉、视觉、味觉、触觉上,把槐树的特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