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鸿门宴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当项王(dǎnɡ) 孰与(shú) 有郤(xì)
B.戮力(lù) 杯杓(zhuó) 犒劳(hào)
C.翼蔽(yì) 美姬(jī) 交戟(jī)
D.彘肩(zhì) 侍坐(shì) 郦山(lì)
【答案】 D(A项,当:dānɡ,B项,杓:sháo、犒:kào,C项,戟:jǐ)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沛公居山东时
约为婚姻
B.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C.所以遣将守关者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答案】 B(A项,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婚姻 古义:儿女亲家,今义:指结成夫妻关系。C项,所以 古义:……的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河北、河南 古义:指黄河以北地区、黄河以南地区,今义:指河北省、河南省。D项,非常 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指非同一般的。鱼肉 古义:鱼和肉,指被欺凌的对象,今义:指鱼的肉。)
3.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与“不如因善遇之”中的“因”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C.因循守旧 D.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答案】 B(都是“趁机”的意思。A项,依靠;C项,沿袭;D项,通过,经由。)
4.选出对下列句中“之”的意义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②臣活之 ③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④今者有小人之言 ⑤与之同命 ⑥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⑦欲诛有功之人 ⑧此亡秦之续耳
A.①/②③⑤/④⑦⑧/⑥ B.①/②⑤⑥/④⑦/③⑧
C.①⑥/②③⑤/④⑦⑧ D.①/⑤⑥⑧/②③/④⑦
【答案】 A(①句“之”是动词,“去,往”;②③⑤均为代词;④⑦⑧为结构助词“的”;⑥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不译。)
5.下列四组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距关,毋内诸侯 ②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③张良出,要项伯 ④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⑤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⑥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⑦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⑧君安与项伯有故
A.②④⑤⑦ B.③④⑤⑦
C.①③⑥⑦ D.①③④⑧
【答案】 B(①距—拒,内—纳。③要—邀。④倍—背。⑤蚤—早。⑦郤—隙。)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头发上指
B.吾得兄事之
C.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答案】 C(A、B、D中加点字都是名词作状语,C项“从”是使动用法。)
二、语段精读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7~10题。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