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练****2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素善留侯张良 善:友善、交好
B.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
C.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间:走小路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感谢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距关,毋内诸侯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张良出,要项伯
3.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为”字的用法和意义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③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④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⑤约为婚姻
⑥军中无以为乐
⑦若属皆且为所虏
⑧我为鱼肉,何辞为
A.①⑤/②③④⑧/⑥/⑦
B.①⑤/②④/③⑧/⑥/⑦
C.①/②④/③/⑤⑥/⑦/⑧
D.①/②④/③⑧/⑤/⑥/⑦
4.下列加粗词语的古今义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①沛公居山东时
②今者有小人之言
③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④日夜望将军至
⑤末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
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
A.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B.大王来何操 沛公军霸上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矣
D.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沛公奉卮酒为寿
6.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西周始置,管理军政与军赋,职权大小不定,后 为兵部尚书的别称,也指军事主官的僚属。
B.婚姻,意为儿女亲家,女方的父亲为婚,男方的父亲为姻,在《鸿门宴》里刘邦和项伯就曾约为婚姻。
C.贱称,表示对对方的责骂轻蔑,如范增骂项羽时说 “竖子不足与谋”,这里的“竖子”即表示责骂轻蔑。
D.参乘,古代乘坐兵车,主帅居中自掌旗鼓指挥作战,御者在右,另有一人在左陪乘,其任务是保护主帅,排除车行中随时可能出现的事故,这个人就叫“参乘”。
7.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邦带领一百多人马到鸿门向项羽谢罪,说明自己不居功,两人有了隔阂是因为有小人从中作梗,讨好项羽的同时还除了内患,突出了刘邦老谋深算、随机应变的特点。
B.“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由此既可看出范、项两人的意见不统一,也可看出宴会气氛渐趋紧张。
C.樊哙闯帐,意在与项王拼命,但项王不但不惩罚樊哙的无礼,反而一赏再赏,直至“赐座”,表面上看是“英雄相惜”,实际上是畏惧樊哙过人的武力,担心他在宴会上会对自己行刺。
D.项羽刚愎自用、拙于应变的性格,给了刘邦可乘之机,并最终使刘邦得以逃脱,同时也使局势发生了变化。
8.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人素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老师教书育人,也算是劳苦功高,用传统的方式略表感谢之意也并无不妥。
B.在本次研讨会上,张老师做了深刻的自我批评,这一举动其实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真正意图是提醒大家上一年的教学计划存在漏洞。
C.在四年多的服刑生活里,他不再是说一不二的企业一把手,而只是个谨小慎微的老头儿,对监狱规章秋毫无犯,与各色人等友好相处。
D.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