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 同步课时训练含答案.docx


高中 高一 下学期 语文 人教版

1340阅读234下载16页43 KB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 同步课时训练含答案.docx
文档介绍:
第1课 古代散文三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
第1课时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一、基础夯实
1.下列对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路率尔而对曰   率:急遽而不加考虑
B.且知方也 方: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C.异乎三子者之撰 撰:撰写
D.吾与点也 与:赞成
2.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B.《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等多方面,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等价值思想。
C.《论语》每篇取开篇前两个字作为篇名;若开篇前两个字是“子曰”,则跳过取句中的前两个字;即使开篇三个字是一个词,也取前两个字。
D.《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言志”的一段话,再现了孔子和学生一起畅谈理想的情景。
3.下列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文章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个学生平时有怨气,孔子对此有所不满。
B.孔子对弟子很了解,师生关系融洽。
C.孔子通过因势利导,更好地对弟子进行了立志教育。
D.孔子对三个学生平时的牢骚委婉地进行了批评。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在《论语》中,有一句讲的是学****的方法,孔子强调了功课要及时温****这句话是“        ,        ”。 
(2)《论语》中曾子认为“士”要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并解释其原因的句子是“        ,       ”。 
(3)在《论语》中,孔子谦虚地表示学无止境,自己从不满足,教导学生要勤勉的句子是“        ,        ”。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王充在这里明白无疑地解释了曾皙所述的是古代一种祭祀仪式,即雩祭的仪式。  ①  ,所以《礼记》说:“雩祭,祭水旱也。”王充的解释根据亦足。因为鲁国当时通用周历,所以说周之四月,正是夏历二月:天气尚寒,怎么能浴?冠者、童子都是雩祭乐人,他们在祭祀时须涉沂水:十二三人鱼贯而行,象征着龙从水中跃出。“风”,解释为“唱歌”,“归”通“馈”,都合训诂。“归”通“馈”,  ②  。如《论语·阳货》“归孔子豚”的“归”即作“馈”讲,是送食、进食的意思。《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曾蒧(《论语》作‘点’)字皙。侍孔子,孔子曰:‘言尔志’。蒧曰:‘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集解》中徐广曰:“一作馈”,这是古本《论语》“归”作“馈”之证。从文意来说,  ③  。 
答: 
 
二、巩固提升
6.下面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始交代了谈话的内容与方式,孔子最先发话,启发大家各言其志,起到了打消学生顾虑、缓和气氛的作用,表现了孔子随和的性格特征。
B.子路不假思索,抢先回答,反映了子路急躁、坦率、爽快的性格。这种毫不谦让的态度与他那充满自信的回答内容相一致。
C.子路谦虚不够、自信有余的态度引起了孔子的微笑。这微笑中有善意的理解和宽容,也有不以为然的轻微批评,表现了孔子的豁达态度。
D.公西华的回答显得彬彬有礼,他可能意识到孔子对子路不够谦让的批评,说起话来谨慎得多。他愿意治理一个小国家,并将礼乐方面的治理让给君子。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译文: 
 
(2)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译文: 
 
第2课时 齐桓晋文之事(一)
一、基础夯实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褊(biǎn)小   保民而王(wàng)   庖厨(páo)
罔(wǎng)民
B.忖度(dù) 彼恶(wū)知之 吾惛(hūn)
衅(xìn)钟
C.便嬖(bì) 商贾(gǔ) 庠(xiáng)序
鸡豚(tún)
D.赴诉(sù) 不赡(shàn) 孝悌(tì)
莅(lì)中国
2.下列选项中,释词、译句有错的一项是(  )。
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御:阻止,防止。
——安抚老百姓就可以使天下归服,这是没有人能够阻止的。
B.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易:换。宜:应当。
——我并不是因为吝惜钱财而用羊换牛的,百姓认为我吝啬是理所当然的啊。
C.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乃:是。
——倒没有什么妨害,这正是用来实行仁政的好机会
内容来自帮提分https://www.sfbroad.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