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历史的回声
阿房宫赋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突兀(wù) 水涡(wō)
不霁何虹(jì) 妃嫔媵嫱(yìng)
B. 矗立(zhù) 辇车(niǎn)
雷霆乍惊(zhà) 鼎铛玉石(dāng)
C. 逦迤(lǐ yǐ) 锱铢(zī)
架梁之椽(chuán) 直栏横槛(kǎn)
D. 参差(cēn cī) 仓庾(yǔ)
金块珠砾(lì) 盘盘囷囷(jū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复压 缦立 勾心斗角 高低幂迷
B. 不瑕 借鉴 春光溶溶 明星荧荧
C. 纷奢 粟粒 杳无音信 绿云扰扰
D. 帛褛 骄固 雷霆乍惊 尽态极言
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B.
C.
D.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都一致的一项是( )
A.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隔离天日
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B. 韩、魏之经营 燕、赵之收藏
齐、楚之精英
C. 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可怜焦土
春光融融
D. 秦人不暇自哀 六王毕,四海一
则足以拒秦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族秦者,秦也 辇来于秦
B. 朝歌夜弦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C. 燕、赵之收藏 可怜焦土
D. 廊腰缦回 骊山北构而西折
6.下列各句中,句式与“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B. 戍卒叫,函谷举
C.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D.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阿房宫赋》的“赋”由诗经之“赋比兴”之“赋”发展而来,成为与诗歌密切联系而又有区别的一种文体,是汉代文学的代表性题材。
B. 《阿房宫赋》旨在总结秦灭亡的历史教训,告诫后世统治者应该戒豪奢,爱百姓。
C. 杜牧,字牧之,唐代文学家,他写《阿房宫赋》是为了借古讽今,讽谏秦统治者不要大兴土木,修建宫室,为切谏时弊之作。
D. 杜牧有《樊川文集》留世。因为他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就以别墅所在地作为文集名。
二、课文精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呼!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视:看待
B.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爱:喜欢
C. 戍卒叫,函谷举 举:用手托起
D. 多于在庾之粟粒 庾:屋外贮积的谷仓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均相同的一组是( )
①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②青,取之于蓝
③多于南亩之农夫 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⑤多于市人之言语 ⑥师不必贤于弟子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③⑤⑥
10.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用铺排的手法,极力渲染秦之豪奢,既是为其破灭做铺垫,又是在揭示其破灭的原因。
B. 用对比的手法,既渲染了豪华,又暗示不能永远拥有的可悲,从而揭示了历史教训。
C. 文章推究到底,揭示了能不能保卫国家,关键在于是不是爱护人民的道理。确凿的历史教训,深刻的道理揭示,足以使后人永远铭鉴。
D. 本文感情充沛,一腔急国家之所急的情感倾注于笔端。尤其是最后一句对反动统治者不顾惜人民的做法表示了极大的愤慨